緒論
第一節(jié) 源遠流長的經史因緣
一、經史之學的興起與史學的崇經意識
二、經史之學的玄化、分立與總結
三、“會歸一理之純粹”經學思潮下的史學
四、考據學的得失與經史之學的轉向
第二節(jié) 經史尊卑的學術紛爭
一、《漢志》“史附于經”問題
二、宋代“榮經陋史”觀問題
三、明清與近代的“六經皆史”說問題
第一章 傳統(tǒng)經史之學的歷史觀念
第一節(jié) “究天人之際”
一、古代“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特征
二、從天命史現到“人”的覺醒——先秦天人觀念的演變
三、漢代以后經史之學的“究天人之際”
第二節(jié) “通古今之變”
一、傳統(tǒng)經學的歷史變易思想
二、傳統(tǒng)史學的“通古今之變”
第三節(jié) “大一統(tǒng)”思想
一、漢代《公羊》學的“大一統(tǒng)”思想
二、漢代史學的“大一統(tǒng)”思想
三、宋代正統(tǒng)論的“大一統(tǒng)”思想
第二章 以經解史與以史證經
第一節(jié) 以經解史的治史路徑
一、傳統(tǒng)史學以經學禮法名教觀念評價歷史
二、傳統(tǒng)史學用易學“通變”思想解讀歷史變動
第二節(jié) 以史證經的治經方法
一、以史事解經
二、以史事證經
第三章 經學撰述與史書體裁
第一節(jié) “六經”撰述與傳統(tǒng)史體的創(chuàng)立
一、《尚書》與傳統(tǒng)史體的創(chuàng)立
二、《春秋》與傳統(tǒng)史體的創(chuàng)立
三、《三禮》對傳統(tǒng)史體的影響
第二節(jié) 理學撰述與史體的發(fā)展
一、理學與通史撰述的興盛
二、理學與編年體的振興
三、理學與新史體的產生
第四章 《春秋》筆法與史學求真
第一節(jié) 《春秋》之諱與史書褒貶
一、《春秋》經傳的褒眨用諱及其對史學的影響
二、《春秋》筆法影響下的史書褒貶
第二節(jié) 《春秋》紀實與史學求真
一、《春秋》經傳的紀實求真
二、《春秋》紀實影響下的史學求真
第三節(jié) 《春秋》之義與史學二重性
一、漢代《春秋》之義的神學化
二、傳統(tǒng)史學二重性特征的形成
第五章 通經致用與史學經世
第一節(jié) “六經”的經世致用思想
一、“六經”的憂患意識和歷史借鑒思想
二、“六經”的通變觀念與因革損益思想
第二節(jié) 通經致用的經學傳統(tǒng)
一、內圣與外王:通經致用的兩條路徑
二、通經致用的時代特征
第三節(jié) 史學經世的基本特點
一、對史學經世功能的認識
二、史學經世的基本特點
第六章 近代化過程中經史關系的嬗變
第一節(jié) 救亡圖存背景下的近代經史之學
一、倡導變革:近代經學的進步主張
二、救亡圖存:近代史學經世致用的主題
第二節(jié) 近代經史之學的嬗變與轉向
一、今文經學向近代史學的轉變
二、古文經學改造經學為史學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