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傳播前沿:博士后研究成果…
02新型智慧城市實踐與展望
03鄭永廷文集:共八卷
04數(shù)字人文與史學研究
05一起來讀毛澤東
06李學勤文集古史研究(共3…
07鄧云鄉(xiāng)紅樓系列四種(鄧云…
08齊魯學科領航者(上)
09社會·心智·模仿…
10林漢達東周列國故事新編
林瑞青
本書分為四部分,分別從“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黨史…
可購
蔡永強
漢語教學發(fā)展的新時期,業(yè)界更加注重依據(jù)漢語本身的特點探討漢語教學的理論與…
汪洋 著
本書以居住在瑞麗江兩岸地區(qū)的傣族傣卯人支系為對象,以他們的生肖文化為切入…
朱景坤 著
本書以德性倫理學為分析工具,對大學德性相關概念進行解析,探討大學德性的倫…
王田 著
本書聚焦于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車分銷商誰應該來主導投資建設充電站這…
李正東
《轉型期鄉(xiāng)村社會集體行動研究——時代敘事與地方治理》一…
孫躍編著
本書旨在介紹社會學中的統(tǒng)計方法和技術,幫助讀者了解如何描述、分析和解釋數(shù)…
楊小竹
從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shouci提出中國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從國家層面確定…
辛金國
十多年來,金星村始終牢記zong shu 記的囑托,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
辛大楞 著
本書首先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和金融市場發(fā)展的整體狀況以及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
杜環(huán)歡
本書主要研究當今社會環(huán)境中,勞動教育面臨的問題,并探索如何更好地開展新時…
李烈
《正本澤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課程實踐與探索》為北京…
馬燕
在高校的心理咨詢過程中,接觸到很多迷茫、混亂、找不到方向的青年人,他們有…
謝秋山著
適應農(nóng)村勞動力就業(yè)需求從“充分就業(yè)”到“高質…
李樹新著
本書以歷史上蒙漢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胡仁烏力格爾為研究對…
王向遠
《王向遠譯學四書》是王向遠教授以譯學研究為主題的四部書的叢編,包括翻譯理…
李大旭,王永志,劉海英 主編
本書以鄂爾多斯市為主要研究區(qū)域,在健康中國戰(zhàn)略視域下,梳理以鄂爾多斯為代…
周馮琦,程進,胡靜
本書以“‘雙碳’背景下上海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
樊麗明
《新文科建設年度發(fā)展報告(2022)》由山東大學原校長、**部新文科建設工作組…
劉紀原,謝華安,李閩榕,梁小虹,劉錄祥
本書是對我國航天育種34年的發(fā)展總結,多位從事航天育種一線工作的資深專家分…
汪國新
部分樂學享學:學習成就美好人生。記述40個來自學習圈和學共體的人物故事,通…
鮑藝敏 著
書稿是一部散文隨筆集,反映了淳安縣的文化風情。淳安的文化也好,文脈也罷,…
王丹丹著
本書從五個維度對社會科學領域的科研數(shù)據(jù)管理服務問題展開研究:一是科研人員…
朱周斌
當代漢語新詩”概念建立的基礎是語言與歷史觀念和精神取向的內在互…
謝壽光
本書集結了謝壽光先生從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任職直至退休期間,圍繞&ld…
莫道才編
廣西師范大學莫道才教授編纂的《粵西唐詩之路探源與詩人尋蹤》是一部粵西唐詩…
俞立平 著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圖書,從學術期刊定量評價重要的評價指標與多…
行龍
《社會史研究》是由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輯刊。本書為第14輯…
本書編委會 編
這是一本史記性讀物,記錄了自1993年1月浦東新區(qū)管委會成立至2000年8月浦東新…
凌卯亮
本書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97416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
本書匯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科研人員在國內外報刊期刊發(fā)表的關…
[清]江藩 著;高明峰 校注
江藩為清代重要學術人物,對其集進行校注,作進一步的整理,對于推動江藩、揚…
人民日報理論部 主編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歸根結底是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要以中國…
王崇任
自宋元以來,關公崇拜在中國社會中逐步盛行。在關公崇拜中"義&rdqu…
鄭佳佳著
哈尼梯田因生活在此的各族人民“再生產(chǎn)整個自然界”得以塑…
朱自清
《經(jīng)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在1942年為中等以上教育的學生寫作的一部普及讀物,…
鐵錚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
周利琴 著
智慧健康是一種全新的醫(yī)療保健模式,對其產(chǎn)生的海量、多源異構健康大數(shù)據(jù)進行…
李福唐
研究方法是青年學者進入一個領域的知識儲備和技能。針對當前翻譯研究重經(jīng)驗、…
蔡明山
本書內容分為四個部分。前三部分是主要研究內容,部分是教育公平的理論解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