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史詩般的印度之行(2008年)
沿著馬可·波羅的足跡(2003年)
永別了,我的胡同……(1996年)
胡同偶遇(2007年)
一個拯救北京門墩文化的日本人(1999年)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中國當代建筑(2007年)
一位德國人相機里的老北京(2000年)
漫步圓明園
中國的物種多樣性保護(2002年)
悅賓飯館:第一個吃“私有化”螃蟹的飯館(2008年)
玉泉路的花鳥蟲魚市場(1999年)
風箏(2002年)
中國足球編年史(2002年)
桂花之城——杭州(2001年)
熊貓與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區(qū)的故事(2001年)
汶川震后的大熊貓拯救行動(2009年)
一次中國古村落的探訪之旅——浙江楠溪江之行(2002年)
江南古鎮(zhèn)的保護(2002年)
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2004年)
皇城村古跡保護和農村社會變遷(2007年)
震后一年的汶川記憶(2009年)
重返西藏(2009年)
傳統(tǒng)藏醫(yī)(2004年)
探訪崖堯村,見證黃土高原變綠洲(2008年)
黃土高原民間手工藝者的生活現狀(2008年)
走西口:河曲之行(2004年)
探訪米脂:追尋毛澤東的足跡(2004年)
內蒙古草原行
臨沂之行:徜徉在洋槐花,栗子與花生樹叢中(2005年)
尤老板和“紅色法拉利”(2005年)
張漢鈞的過年故事(2004年)
張祖道:膠片中見證歷史(2003年)
阿爾瓦羅·徐祥順的傳奇(1999年)
執(zhí)著的女記者董月玲(2003年)
王卓茹的藝術人生(2000年)
長春第一汽車廠的八旬老人們(2004年)
盛開在舞臺藝術中的金婚之花(2005年)
白氏家族的京劇情結(2005年)
盧國文——熱愛意大利的中國男高音歌唱家 (2002年)
生命的留言(2001年)
楊二車娜姆 ——聞名世界的女人(2005年)
洪志堅:一位將數學圍棋化的老師(2003年)
葉星生:西藏文物的收藏家(1999年)
與張承模教授漫步星空(1999年)
與山西民間藝匠的偶遇(1998年)
蘇內德拉的中國情緣(2004年)
小提琴家嘉麗娜·海菲茨的中國西方音樂印象 (2004年)
北京奧運印象(2008年)
年輕志愿者們譜寫的奧運文明序曲(2008年)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青年(2004年)
關注殘疾人系列
在Sars的日子里(2003年)
“三·八”婦女節(jié)(2001年)
中國婚禮(2001年)
逛書店(2000年)
京城的寵物(2000年)
《帝國的回憶:〈紐約時報〉晚清觀察記》(2001年)
道的哲學與當代管理(2000年)
重修古典文化的嘗試(1999年)
邂逅賈樟柯(2007年)
相聲、賴聲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2001年)
道家畫叟孫明瑞的故事(2003年)
偉大的畫家齊白石 (2001年)
參觀上海博物館中國繪畫精品展(2002年)
布朗·華萊士和他的“紅門畫廊”(2008年)
意大利在洛陽的文物修復工程(2004年)
中國詩歌新趨勢(2003年)
在靈寶看道情戲(2005年)
和平飯店的老年爵士樂隊(2002年)
馬可·波羅最鐘愛的酒(1999年)
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1998年)
切雷薩教授的茶說(2006年)
一個拯救北京門墩文化的日本人(1999年)
一個意大利人眼中的中國當代建筑(2007年)
一位德國人相機里的老北京(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