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力學氣相爆轟動力學

氣相爆轟動力學

氣相爆轟動力學

定 價:¥65.00

作 者: 張博,白春華 著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力學

ISBN: 9787030342034 出版時間: 2012-05-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48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氣相爆轟動力學》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了氣相爆轟動力學的主要理論方法與基本成果,內(nèi)容涉及氣相爆轟研究基礎及現(xiàn)象、爆轟狀態(tài)與爆轟波結(jié)構(gòu)和直接起爆引起爆轟等基本問題。全書共分:篇十章:第一篇概述氣相爆轟理論基礎、爆轟測試技術和可燃混合氣體中爆轟現(xiàn)象;第二篇介紹爆轟接近極限時的傳播機理與結(jié)構(gòu)、爆轟胞格尺寸的測試技術與規(guī)律分析及爆轟臨界直徑;第三篇為高電壓點火有效能量的測量及其特性、可燃混合氣體直接起爆臨界能量的規(guī)律和直接起爆臨界能量的預測,本書著力闡述氣相爆轟動力學實驗和理論研究的新方法、新認識和新進展。《氣相爆轟動力學》可供安全科學與工程、礦業(yè)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以及空氣動力學、工程熱物理等學科的研究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高校教師閱讀,也可作為有關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氣相爆轟動力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序前言第1章 緒論參考文獻第一篇 氣相爆轟研究基礎及現(xiàn)象 第2章 氣相爆轟理論基礎 2.1 爆轟波基本方程 2.1.1 守恒方程 2.1.2 爆轟反應方程 2.1.3 爆轟產(chǎn)物狀態(tài)方程 2.2 爆轟基本模型 2.2.1 CJ理淪 2.2.2 ZND模型 2.3 爆轟波、爆燃波基本關系 2.3.1 瑞利線和雨果尼奧曲線 2.3.2 CJ解的性質(zhì)討論 2.3.3 雨果尼奧關系討論 2.3.4 沿著雨果尼奧曲線熵的變化規(guī)律 2.3.5 爆燃波的基本方程和關系 2.4 強點源爆炸引起爆轟問題 2.4.1 強點源爆炸波 2.4.2 強點爆炸波衰減規(guī)律討論 2.4.3 爆炸渡能量方程 2.4.4 爆轟內(nèi)核尺寸及臨界起爆能量 參考文獻 第3章 爆轟測試技術 3.1 爆轟波壓力信號采集 3.1.1 壓阻式傳感器 3.1.2 壓電式傳感器 3.2 爆轟波到達時間測量 3.2.1 離子探針 3.2.2 光學探針 3.2.3 光纖傳感器 3.2.4 沖擊波探針 3.3 爆轟反應圖像捕捉 3.3.1 煙熏技術 3.3.2 紋影技術 3.3.3 激光誘導熒光技術 3.3.4 高速掃描成像技術 參考文獻 第4章 可燃混合氣體中爆轟現(xiàn)象 4.1 爆轟波傳播現(xiàn)象 4.1.1 實驗觀察 4.1.2 爆轟形成機理 4.1.3 邊界條件對爆轟的影響 4.1.4 爆轟動態(tài)參數(shù) 4.2 直接起爆引起爆轟現(xiàn)象 4.2.1 直接起爆的方法 4.2.2 臨界起爆能量 4.2.3 研究直接起爆面臨的問題 參考文獻第二篇 爆轟狀態(tài)與爆轟波結(jié)構(gòu) 第5章 爆轟接近極限時的傳播機理與結(jié)構(gòu) 5.1 實驗系統(tǒng)和方法 5.1.1 實驗裝置 5.1.2 點火系統(tǒng) 5.1.3 混合氣體的選擇 5.1.4 實驗步驟 5.1.5 實驗技術與現(xiàn)象判斷 5.2 爆轟速度分析 5.2.1 圓管內(nèi)爆轟波速度 5.2.2 環(huán)形管內(nèi)爆轟波速度 5.2.3 ZND誘導區(qū)長度分析 5.3 爆轟結(jié)構(gòu)分析 5.3.1 爆轟極限內(nèi)的胞格結(jié)構(gòu) 5.3.2 接近爆轟極限時的胞格結(jié)構(gòu) 5.3.3 接近爆轟極限時的螺旋爆轟結(jié)構(gòu) 5.4 超壓分析 5.4.1 爆轟極限內(nèi)的爆轟波超壓 5.4.2 接近爆轟極限時的爆轟波超壓 5.4.3 爆轟極限之外的爆燃波超壓 參考文獻 第6章 爆轟胞格尺寸的測量與分析 6.1 實驗系統(tǒng)和方法 6.1.1 混合氣體的預混方法 6.1.2 測試裝置 6.1.3 測試方法 6.1.4 實驗條件 6.1.5 爆轟速度測量 6.1.6 爆轟胞格尺寸的測量方法 6.2 可燃混合氣體的爆轟胞格 6.2.1 燃料與氧氣混合氣體 6.2.2 燃料與空氣混合氣體 6.2.3 惰性氣體稀釋的混合氣體 6.3 爆轟胞格的規(guī)律分析 6.3.1 初始壓力的影響 6.3.2 當量比的影響 6.3.3 惰性氣體稀釋的影響 6.4 胞格結(jié)構(gòu)中的化學反應過程分析 6.4.1 穩(wěn)定胞格結(jié)構(gòu) 6.4.2 中度不穩(wěn)定胞格結(jié)構(gòu) 6.4.3 極不穩(wěn)定胞格結(jié)構(gòu) 6.5 爆轟胞格的預測 6.5.1 擬合曲線法 6.5.2 Ng模型 6.5.3 特征參數(shù)法 參考文獻 第7章 爆轟臨界直徑 7.1 爆轟臨界管徑的紋影分析 7.1.1 低臨界和超臨界管徑爆轟時序圖 7.1.2 非穩(wěn)定性和穩(wěn)定性混合氣體中爆轟臨界管徑 7.2 實驗系統(tǒng)和方法 7.2.1 實驗系統(tǒng) 7.2.2 實驗方法 7.3 可燃混合氣體的爆轟臨界管徑分析 7.3.1 初始壓力和臨界管徑 7.3.2 當量比與臨界管徑 7.3.3 惰性氣體稀釋濃度與臨界管徑 7.4 臨界管徑與胞格尺寸的聯(lián)系 7.4.1 燃料與氧氣和空氣混合氣體 7.4.2 氬氣稀釋的混合氣體 7.5 爆轟臨界管徑的預測 7.5.1 擬合法 7.5.2 特征參數(shù)法 參考文獻第三篇 直接起爆引起爆轟 第8章 高電壓點火有效能量的測量及其特性 8.1 實驗裝置和測試方法 8.1.1 高電壓點火系統(tǒng) 8.1.2 電火花放電能量的計算 8.1.3 爆炸波測量裝置 8.2 高電壓點火產(chǎn)生的爆炸波特性討論 8.2.1 Hopkion.sachs標度定律 8.2.2 可變能量爆炸性質(zhì) 8.3 1/4周期放電能量與直接起爆有效能量 8.3.1 問題的提出—初始1/4周期放電能量是否等價于引起直接起爆的有效能量 8.3.2 證明方法 8.3.3 證明結(jié)論 8.3.4 1/4周期放電能量與臨界能量理論值和實驗值比較 參考文獻 第9章 可燃混合氣體直接起爆臨界能量的規(guī)律 9.1 實驗原理和方法 9.1.1 實驗系統(tǒng) 9.1.2 點火能量確定 9.1.3 臨界起爆狀態(tài)判斷 9.1.4 臨界起爆能量確定 9.2 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物直接起爆臨界能量 9.2.1 測試氣體及初始條件 9.2.2 初始條件對臨界起爆能量的影響 9.2.3 高濃度氬氣稀釋對臨界能量的影響分析 9.3 可燃氣體與氧氣混合物臨界能量規(guī)律分析 9.3.1 臨界起爆能量的比例分析 9.3.2 爆轟敏感度分析 9.4 可燃氣體和一氧化二氮混合物直接起爆臨界能量及規(guī)律分析 9.4.1 H2-N2O/O2-Ar直接起爆臨界能量 9.4.2 C2H2-N2O-Ar直接起爆臨界能量 參考文獻 第10章 直接起爆臨界能量的預測 10.1 臨界起爆能量的預測方法和模型 10.1.1 臨界起爆能量擬合曲線法 10.1.2 表面積能量模型 10.1.3 活塞做功模型 10.2 基于爆轟胞格預測臨界起爆能量 10.2.1 臨界起爆能量與胞格尺寸的關系 10.2.2 胞格擬合曲線法 10.2.3 Ng模型法 10.2.4 胞格特征參數(shù)法 10.3 基于臨界管徑預測臨界起爆能量 10.3.1 臨界起爆能量與臨界管徑的關系 10.3.2 H2-O2/空氣混合氣體 10.3.3 C2H2-N2O-Ar混合氣體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