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諸文化玉石考》通過大量的考古材料、史料與民間收藏品資料的考證,得出這樣的結論:與玉為史前時期“絕地天通”“通神獨占”之禮器并具有特殊功能觀點不同的是,制作器物的玉或石僅具材料的審美意義,不同的性質與功能取決于由其制成的器物本身。我們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以貶低人類自身同時崇尚非物質意識形態(tài)為特點的。其人物制品是人類自身的象征符號與獻祭的犧牲;其意識形態(tài)可表現(xiàn)為龍,最主要的是表現(xiàn)為天。以天為主宰,在天人關系上表現(xiàn)為天大于人,且“天”在每個歷史時期可以各種面目出現(xiàn)并存在于社會的每一層面始終壓制著人。這是中華文明陰暗面最主要的一個方面,也是影響我們歷史與文化、藝術形成與發(fā)展的一條主線,它起始于我們文明形成的前夜。 不使誤解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的史前遺物的性質可以揭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源頭及其影響我們歷史發(fā)展與文化形成的一條主線,并且可以看出其在文化史、藝術史、美術史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