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成語禪解 余惕君
02菩提達摩、慧可、僧璨禪法…
03入菩薩行論注解:菩提道明…
04杭州佛教研究(學術輯刊2…
05釋禪波羅蜜譯釋
06此岸彼岸:星云大師全集讀…
07上馬殺賊,下馬念佛:追憶…
08法海泛舟:佛教教育的傳承…
09禪和之聲:六祖慧能與佛教…
10人間佛教與兩岸社會研究
孔鯡 編著
在古代,不管是君王還是庶民,只要遇到難以解開的疑惑和難題,他們往往會去深…
可購
黃興,周語 主編
蓮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
靈悟法師 著
鳩摩羅什,后秦僧人,博讀大小乘經(jīng)論。與弟子共譯出《大品般若經(jīng)》、《法華經(jīng)…
胡曉光 著
胡曉光的《唯識要義探究》是一本以佛教瑜伽行派重要思想為專題的學術論著。它…
月稱原 著,彭措郎加講解,吳寧強 譯
釋迦牟尼佛相較于同時代的其他老師們,他的偉大成就是——只有他指出了人類有…
吳明山 講述
《如實觀照》的主要內(nèi)容是“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化太快的時代。保有自己,變成了…
道堅法師 著
本書是重慶華巖寺住持道堅法師隨筆,涉及重慶華巖寺的歷史、寺貌、人物等等。…
剛曉 著
《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頌》是唯識宗很重要的論著,《唯識三十頌》是完整…
釋昌蓮 著
《〈金剛經(jīng)〉導讀:發(fā)菩提心》的作者釋昌蓮歷時六年遍探《金剛經(jīng)》諸家注疏,…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 著,姚仁喜 譯
在《正見:佛陀的證悟》中,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以最簡單的語言來說明佛教最核…
童之風
《大乘真宗圣象》中收錄了白描人物畫面34幅,每幅配有背景及小楷文字,后面配…
葉少勇 著
《中論頌》是公元二三世紀時印度論師龍樹的代表作,是大乘佛教的義理基石。該…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編
2010年11月18日,宜春市禪都文化博覽園舉行奠基開工儀式,市委書記謝亦森,市…
周貴華
《唯識明論》之“明”表三義,即明意、明義與明理,即以明意開示唯識學之意,…
(宋)圜悟克勤 著,尚之煜 校注
禪宗是我國佛教的中流砥柱,《碧巖錄》歷來被稱為助參公案的“宗門第一書”?!?/p>
呂靜霞 著
我們都在追尋幸福與快樂,為了獲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掙更多的…
《中國佛學》編委會 編
《中國佛學》是中國佛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佛學研究學術刊物,它的宗旨是展現(xiàn)以中…
王溢嘉 著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于臺灣。臺灣大學醫(yī)學系畢業(yè)后棄醫(yī)從文,專事文化工作?!?/p>
可讀可購
(日)庭野日敬 著,釋真定 譯
由庭野日敬編著的《《法華經(jīng)》新釋》被稱為佛說的最高教義,但因是用古漢語翻…
劉成國,吳婷 點校
杭州自古就是東南形勝富庶之地,古代以其治所也稱為余杭、錢塘、南宋時為臨安…
管萍,趙洪文 著
本書是“濟南歷史文化讀本”叢書之一。本書具體而細微地介紹了濟南的名寺——…
高興宇 著
生命每時每刻都在以他們的方式參與到這個世界中,也許你熟視無睹,但是當你洞…
《小墨香書》編委會 編
《圖珍本小墨香書:金剛經(jīng)》精致小巧,攜帶方便,既可于舟車勞頓中隨手翻閱,…
黃寶生 譯
《梵漢對勘入楞伽經(jīng)》譯者黃寶生將現(xiàn)代在印度發(fā)現(xiàn)的梵文佛經(jīng)《入楞伽經(jīng)》翻譯…
黃寶生 注
《梵漢對勘入菩提行論》譯者黃寶生將現(xiàn)代在印度發(fā)現(xiàn)的梵文佛經(jīng)《入菩提行經(jīng)》…
白瑪格桑 著
暫缺簡介...
李世化 編著
《禪悟生活:明心見性的心靈禪悟》分別從平常心、感恩心、忍讓心、隨緣心、放…
李錚 著
(元)德輝 編,李繼武 校點
《敕修百丈清規(guī)》(作者德輝)原文為繁體字,無句讀,不分段。此次??焙螅?/p>
(明)祩宏 著,張景崗 點校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十四年,文淵閣大學士、成化十四年至十八年(1482年…
丁福保 著
《佛學大辭典(套裝共4冊)》內(nèi)容相當廣泛,包括佛教各種專門名詞、術語、典…
委羨林 著
98歲高齡辭世的學界泰斗季羨林先生,生前接觸到印度佛教研究。長達半個多世紀…
經(jīng)中之王! 不讀《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傅印長老推薦,…
徐華鐺 編著
本書依據(jù)農(nóng)民是農(nóng)村的主體、農(nóng)業(yè)是農(nóng)村的重要產(chǎn)業(yè)、農(nóng)村是農(nóng)民和農(nóng)業(yè)的載體的…
聶曉陽 著
最美的上師,最詩意的智慧,最深情的澆灌阿旺強巴堅贊活佛江才普俊活佛洛卓尼…
張家成 著
佛教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世界三大宗教。雖然佛教產(chǎn)生于印度,并且在印度曾…
來果 著 王志遠,中華佛教文化院 編
來果大師生平釋來果(1881-1953),俗姓劉,名永理,字福庭。出家后,法名妙…
張中行 著
佛教是龐大而復雜的歷史事實,中國文學也是龐大而復雜的歷史事實,張中行的《…
凈空法師,太虛大師 等著
《禪學大師講金剛經(jīng)》由太虛大師、凈空法師等著。 《禪學大師講金剛經(jīng)》內(nèi)容…
陳紅兵 著
佛教的修行以戒、定、慧三學為核心,以教、理、行、證為修學次第。但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