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識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楊元元的終極之問
家境貧寒,大學畢業(yè)八年找不到正式工作。數(shù)次考研,終于成功,帶母上學卻引發(fā)爭議。身心俱疲,她最終舉起死亡的繩索。
悲喜交加五十天--“被落榜”李盟盟
父母砸鍋賣鐵供她上學,妹妹輟學打工給她掙學費。一張被遺忘的高考志愿表卻使她成為“被落榜”的高考生。
我要做官--“高考賭徒”王富
七年,他往返于考場與大學之間,六次中途退學,只為年少時一個復仇的心愿。高考變成他精心設計的人生賭局。
二十年圓夢--“當代范進”曹湘凡
二十年里,十二次高考,十二次落榜,他還要繼續(xù)。有人戲稱他為高考“釘子戶”,有人被他執(zhí)著追夢的精神感動。
第二章 沉重的母愛
沉重的母愛--黨憲宗的獨立調查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民用慘痛的代價為兒女鋪筑大學之路。一個商人自費開展調查,五年走訪四百農戶,直面農民父母的愛與痛。
教育“脫貧”--貧困鄉(xiāng)里的“狀元村”
三十年間,父母舉債供子女讀書,使偏遠的山寨走出五百多名大中專學生。如今這里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卻依然是榜上有名的貧困鄉(xiāng)。
拯救家庭命運--走出“艾滋村”的熊長東
生活在艾滋病肆虐的村莊,父母靠賣血維系著他的大學夢。走出艾滋村,這是一份用生命換來的承諾。
別跪了,站起來--“乞丐村”大學生李玉平
父母乞討,兒子上學。不愿親人再受苦,他靠高利貸完成學業(yè),卻被媒體炒作,被親朋質疑。
……
第三章 我是“老師”
第四章 上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