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主旨與框架簡述 1.1 研究什么?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與理論基礎 1.3 研究基本框架2 經濟學實驗室研究方法論 2.1 為什么在實驗室中研究股東投票出席率問題 2.2 實驗經濟學核心之實驗室控制 2.3 從實驗設計到結果匯報3 投票出席率研究理論基礎 3.1 理性選擇下的投票出席行為研究框架 3.2 投票出席率主要影響因素研究述評 3.3 投票出席率實驗室研究證據4 股東投票特性分析與公司治理投票機制改進 4.1 股東參與公司治理投票的功利性特征 4.2 股東投票權差異與計算 4.3 政治投票機制一般類型5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股東投票出席率實證研究 5.1 對價的認識與主要的投票制度安排 5.2 股權分置改革股東投票行為實證研究 5.3 股改投票中主要流通股股東的投票決策及其影響力6 序貫投票異質偏好投票人出席行為模型分析 6.1 序貫投票機制下投票人信息差異與研究問題定位 6.2 序貫投票下異質偏好投票人出席行為模型構建 6.3 基于出席行為模型的實驗參數設置與計算7 序貫投票異質偏好投票人出席行為實驗研究 7.1 實驗設計與實驗變量描述性統(tǒng)計 7.2 出席率影響因素實證分析與模型預測 7.3 實驗研究主要結論及其局限8 結論與研究展望 8.1 整體結論與研究啟示 8.2 公司治理投票機制優(yōu)化設計初探 8.3 投票實驗在公司治理研究中的擴展性應用附錄附錄A 定理2證明過程附錄B 實驗導語附錄C 實驗測試(設計I)附錄D 實驗程序界面與解釋附錄E 實驗結果(設計I)附錄F 《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工作指引(試行)》附錄G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實施細則附錄H 深交所上市公司股東大會網絡投票實施細則附錄I 股東大會網絡投票操作舉例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