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批評本(上下冊)(套裝共8冊)》共8冊?!段饔斡浬舷聝浴诽菩嗜〗浀墓适率酚衅涫?。唐貞觀三年(629),年青和尚赴天竺(今印度)取經,歷時十七載,取回梵文佛經六百五十七部。返長安后即開始翻譯佛經,并口述西域諸國見聞,由門徒辯機輯錄成《大唐西域記》,其后弟子慧立、彥驚又合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書中穿插了許多神奇?zhèn)髡f。玄奘孤身取經,往返數萬里,歷經艱險,這事件本身就含有強烈的傳奇色彩,必然要被演化為民間傳說的材料。引之入說話的,宋元年間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為南宋人作,開始將各種神話與取經故事聯(lián)系起來,形成了情節(jié)完整的文學作品。除玄奘外又加添了猴行者與深沙神,猴行者已經成為主要角色,玄奘退居次要人物,一師三徒的取經隊伍逐漸形成,這對后來吳承恩小說創(chuàng)作顯然是有影響的?!都t樓夢上下冊》清乾隆年間,在北京流傳一部手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只有八十回,后來經過輾轉相抄,形成了眾多的抄本。迄今為止,發(fā)現的抄本有十幾種之多,主要者為“己卯冬月定本”朋旨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己卯本)、“庚辰秋定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庚辰本)、“甲戌抄閱再評”《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簡稱甲戌本)。乾隆五十四年己酉(1789)舒元煒序的“脂舒本”或“己酉本”;夢覺主人序本《紅樓夢》,以《紅樓夢》作為書名而不稱《石頭記》,大約是從《四大名著批評本(上下冊)(套裝共8冊)》開始。夢覺主人序末署“甲辰歲菊月中浣”,故稱“甲辰本”。清代蒙古王府所藏八十回脂評本,但后又配錄了續(xù)書四十回,簡稱“蒙府本”或“脂蒙本”。1912年,上海有正書局石印的《國初抄本原本紅樓夢》,簡稱“有正本”。因首有乾隆戚蓼生寫的序,故又稱“戚本”或“脂戚本”。《三國演義上下冊》明高儒在《百川書志》中說羅貫中“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而創(chuàng)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這里的“小說”,系指元刊《三國志平話》和流行于民間的說話故事。例如演義里的《死諸葛走生仲達》就擷自于民間傳說。這個故事的歷史淵源,據一粟撇唐代的三國故事》的考定,最早見于東晉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但寫,的是姜維使計打出諸葛亮旗號而嚇退司馬懿,并非是死諸葛亮嚇退司馬氏。佛典唐道宣注《四分律刪繁補閱行事鈔》、唐大覺《四分律行事鈔批》注疏、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卷十六注疏,都提到了“死諸葛怖生仲達”。劉知幾《史通》卷五《采撰》也說:“諸葛猶存,此皆得之于行路,傳之于眾口?!彼^“諸葛猶存”,就是道宣、大覺、景霄注疏中所說的“死諸葛走生仲達”,顯然在唐代已是傳于眾口的民間故事了。晚唐陳蓋注釋胡曾《詠史詩》之《五丈原》中也云:“居歲,夜有長星墮落于原,武侯病卒而歸。歸終為口口口儀日:'吾死之后,可以米七粒,并水于口中,手把筆并兵書,心前安鏡,口(足)下以土,明燈其頭,坐升而歸。'仲達占之云未死;有百姓告云武侯病死,仲達又占之云未死,竟不取趁之,遂全軍歸蜀也?!边@也是轉述當時流行于民間、膾炙人口的三國故事。歲貫中在《演義》里引用胡曾詩十二首之多,說明他看過陳蓋的注釋,正是依據陳蓋所引的民間故事系統(tǒng),沿照元刊本《三國志平話》的《秋風五丈原》,大加鋪展,寫出了《孔明秋風五丈原》和《死諸葛走生仲達》兩則,大膽創(chuàng)造了木雕原身嚇走司馬懿的情節(jié),著力渲染諸葛亮悲壯之死,刻畫司馬懿多疑的性格?!端疂G傳上冊》前輩學者早已傳示今人,水滸故事未被編撰成書,正式刊行之前,已喧騰眾口,流播民間。故事的主角宋江,歷史上實有其人,梁山起義的事跡,并非全是小說家的憑空虛構。宋江領導的起義發(fā)生在北宋末年,活動在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江蘇等地,見諸史書記載的,如《宋史》的《徽宗本紀》、《侯蒙傳》、《張叔夜傳》,王傅《東都事略,侯蒙傳》、李真《十朝綱要》、徐莘《三朝北盟會編》等。盡管這些材料蕪雜,匯勘起來彼此抵牾,但說明宋江的起義故事已轟動一時。再證以南宋周密在《癸辛雜識續(xù)集》中轉述當時畫家龔開《宋江三十六人贊》序中所云:“宋江事見于街談巷語?!笨芍谓说男彰途b號,在口頭傳說中已經確定,成為“說話”的一種熱門話題。據南宋羅燁《醉翁談錄》所列說話篇目,就有屬樸刀類的《青面獸》,桿棒類的《花和尚》與《武行者》,公案類的《石頭孫立》。不過,此類“說話”名目,系各自獨立的段子,屬“小說”(又名銀字兒)范疇。只有宋元間的話本《大宋宣和遺事》,其中前集第四節(jié),描述了梁山起義軍發(fā)展壯大到受招安的全過程,可以說已經具有《水滸》故事的輪廓,為后來長篇小說《滸傳》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然此書系鈔撮舊籍而成,夾雜文言與白話語體,參差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