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作品集中國文學作品集諤諤之聲

諤諤之聲

諤諤之聲

定 價:¥42.00

作 者: 張麗軍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文學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6104897 出版時間: 2011-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27 字數:  

內容簡介

  《諤諤之聲——關于新世紀文學的理性思考》從從個體的審美思考和生命深層體驗出發(fā),把新世紀文學人民性、底層敘事、“新政治寫作”、鄉(xiāng)土文學等文學思潮和理論熱點,置于當代文壇或20世紀文學史的歷史維度中進行思考評價,用一種整體性的審美視野來思考更為宏大的全局性問題或相關文學理淪問題,以一種“諤諤之聲”匯入了眾聲喧嘩的文學思潮之中,成為多元對話聲音的獨特“這一個”?!吨@諤之聲——關于新世紀文學的理性思考》作者張麗軍認為,在當代小說面臨困境,尤其是當代中國底層大眾再次呼喚文學的時代語境下,發(fā)揚中國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文學傳統(tǒng),賡續(xù)現代文學作家與底層大眾相融合的精神血脈,建構一種代表底層弱勢群體利益的當代文學,已經是文化精英所需回應的時代課題和應承擔的基本道義,也是維系文學的生命力、避免文學消亡的根本途徑。

作者簡介

  張麗軍(1972.12-),男,山東葛縣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現當代文學國家重點學科、“泰山學者”團隊成員、博士后。獨立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1項、省部級課題3項;在《文學評論》等報刊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余篇,多篇淪文被《新華文摘》和人大報刊復印資料轉載。出版《鄉(xiāng)土中國現代性的文學想象》等學術著作五部。主要研究方向為20世紀鄉(xiāng)土文學研究、新世紀文學文化研究、樣板戲研究等,多次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和劉勰文藝評論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新世紀文學向何處去 第一節(jié) 新世紀底層文學:新美學原則的崛起 一、底層文學的思想傳統(tǒng)與精神溯源 一、“純文學”的迷津和新世紀文學的自我救贖 三、新世紀底層文學的精神特質探尋 第二節(jié) 新世紀中國文學陷入“中年危機”了嗎 一、斷裂式現代性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二次斷裂 一、新時期“中年危機”與被遮蔽的新世紀青春文學 三、文化困境、代際矛盾與80后作家的“成長危機 第三節(jié) 新世紀文學人民性的溯源與重申 第四節(jié) 文化消費主義時代的文學批評走向何方 一、謹慎歡迎的“詭異”:力挺余華的先聲 一、解讀《兄弟》的邏輯前提,是否不證自明 三、余華《兄弟》的“冒犯”,是否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敘事風格 四、從《兄弟》“上海討論會”看當代文學批評的三種癥候 五、當代文學批評癥候根源的文化探尋 第五節(jié) 新世紀文學的出路是“大眾化”還是“小眾化” 一、中國現代小說的大眾化基因和大眾文學傳統(tǒng) 一、民粹主義的二元對立思維模式 三、“去政治化”和“物質主義”:當代小說的困境及其突圍 第六節(jié) 當代中國詩歌如何突圍 一、“荒漠化”的精神文化背景 二、新世紀詩歌的整體性困境與精神迷失 三、重構偉大的詩歌傳統(tǒng)和文化倫理 第七節(jié) “茅獎”,你何時不再矛盾 一、“茅獎”:一開始就存在的曖昧與遺憾 二、“無邊的質疑”中的第七屆“茅獎” 三、“茅獎”爭議背后的“潛規(guī)則”、“集體無意識”第二章 新世紀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的“中國經驗” 第一節(jié) 新世紀文學何以走向農民? 一、打破五四新文學與農民的“隔膜”,創(chuàng)作農民文學 二、立志為農民寫作,做“文攤文學家 三、與農民血脈相通,塑造時代典型的農民形象 第二節(jié) 新世紀鄉(xiāng)土中國現代性裂變的審美鏡像 一、《秦腔》:鄉(xiāng)土中國的衰竭心像 二、《高興》:進城農民工的“垃圾”物像 三、獨異的中國現代性形象:最后一位農民與認同城市、尋求群體解放的農民工 第三節(jié) 重建新世紀中國倫理的文學思考 一、百年倫理危機的審美顯現 二、君子夢:傳統(tǒng)儒家倫理文化在民間的一脈余香 三、平常禪:傳統(tǒng)佛教倫理文化的當代轉向 四、如何重建新世紀中國倫理 第四節(jié) 回歸“仁義”傳統(tǒng),抑或另建“生活倫理” 一、從欲望解放到泛濫:“美麗的時代病毒 二、金德義:回歸“仁義”傳統(tǒng)的道德消毒劑 三、從錢二妮到金桃:新世紀女性的現代“生活倫理” 四、結語:《土窯》倫理敘事的突破與局限 第五節(jié) 穿越時空的魅惑之音與鄉(xiāng)土中國的倫理悲劇 一、紫簫黯然低吟,傳統(tǒng)鄉(xiāng)村倫理文化的悲劇 二、紫簫魅惑天地,穿透黑暗時空的愛情之音 三、紫簫悲音不絕,嘆新時期鄉(xiāng)村倫理危機 第六節(jié) 90后“白毛女”為什么愿嫁“黃世仁 一、五四“娜拉”與新世紀90后“白毛女” 二、從意識形態(tài)化到歷史還原的兩個“黃世仁” 三、90后“白毛女”主體人格的陷落與當代中國社會的“無物之陣” 四、90后“白毛女”的救贖之路何在 第七節(jié) 百年農民與城市關系的審美嬗變 一、“以善抗惡”:祥子與城市的對峙和覆滅 二、“以惡抗惡”:五龍與城市的仇恨和征服 三、“以善尋善”:高興與城市的平等對話 四、“車”、“米”、“腎”、“垃圾”:農民與城市關系的精神隱喻 五、結語第三章 新世紀中國文學的“新政治寫作” 第一節(jié) 強烈現實精神和社會主義理念的“新政治寫作” 一、從家庭悲情敘事到政治寫作的審美抉擇 二、永生永世為老百姓寫作:從趙樹理到張平的文學人民性傳統(tǒng) 三、社會主義理念是張平政治小說的思想核心 四、張平新政治寫作:重新建構政治與文學關系 第二節(jié) 重建新世紀紅色文化的藝術探索 一、新世紀《紅燈記》改編劇的歷史背景 二、《紅燈記》改編的美學探尋 三、重構“紅色”文化:紅色經典改編的藝術功能 四、結語 第三節(jié) 渾圓深厚的民間正氣之音 第四節(jié) 新世紀中國農村政治現代化的文學圖景 第五節(jié) 當代中國鄉(xiāng)村政治生態(tài)的全景展現和嶄新探索 第六節(jié) 烏托邦政治狂歡漫長歷史夢魘之罪 一、民間、傳統(tǒng)與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共時性邏輯結構 二、革命、青春與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政治狂歡 三、漫長的歷史夢魘之罪 四、從語言、結構形式到思想內容的幽默神韻第四章 新世紀山東文學研究 第一節(jié) 論齊魯文化與新世紀山東文學的“難美”飛翔 一、打破齊魯文化的大陸型山地文化專制,建構海洋型的開放性文化風土 二、繼承五四山東作家的文化革新精神,實現新世紀齊魯文化的思想革命 三、總結山東作家的文體與形式創(chuàng)新精神,化“沉重”為“難美”飛翔 第二節(jié) 新世紀農民對城市的審美想象與情感律動 一、菜農馬全的“幸?!毕胂? 二、幼小心靈的疼與痛 第三節(jié) 新世紀70后作家的魔幻性審美書寫 一、藝術初創(chuàng)期的寫意性描繪 二、藝術探索期的魔幻性書寫 三、“烏山”、“桃鎮(zhèn)”里的“隱身王國” 四、結語 第四節(jié) 空間現代性視閾下的文學濟南 第五節(jié) “夜晚之心”的靈魂舞蹈 一、穿越庸常生活的“夜晚之心” 二、“夜晚之心”的柔軟與堅韌 三、靈魂飛翔的翅膀 第六節(jié) “穿越夜的胸膛”的琴與燈 一、“黑夜”里綻放的花朵 二、彈奏“夜歌”的獨弦琴 三、“穿越夜的胸膛”的燈盞 第七節(jié) 在時間和白發(fā)的眠處,一朵開放在塵世邊緣的花 一、時間的鏡子 二、暮色、風聲與孤獨的行者 三、花、青鳥與大地的愛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