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司法考試六屆真題分科分類講與練》的選材是2006~2011年共六屆司法考試的真題,類型涵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以及論述題。本書第一版于2008年出版,選材為2002~2007年的試題,第二版于2009年出版,選材為2003~2008年試題,作者是李建偉、吳偉央等人,一直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從2010年第三版開始由北京眾合培訓學校攜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群體由眾合學校的諸位各學科一線名師擔當。這本書與市場上見到的其他同類書相比較而言,最突出的特色在于:一、試題編選精當、編排巧妙 基于命題的時效性考慮,2006年之前的律考、司考試題,絕大多數對于2012年司法考試復習已經失去了參考價值,因此本書選擇試題的范圍限在2006~2011年6年間全部司法考試的試題,可謂是最精悍最全面的“司法考試年代試題集萃”,不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精當性與時效性。但對于2006年以來的試題,本書力求全盤收入,除非有些試題完全無價值或者錯誤不予收錄。本書既然定位于“分科分類分主題解析”,對于這些大量的分散在各個學科的試題如何做到精確的歸類,找出其靈魂性考點是最主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本書做好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二、答案謹慎斟酌,深值信賴歷屆真題解析類的書貴在答案正確、解析精確。為了做到這一點,本書采取的努力包括: 1.舊題新做。一些試題在命題當年的答案,由于新的立法的通過而變化了,從2012年命題的背景看可能變得不正確了。如果不從當年應考的角度和立法背景出發(fā),就不存在一個絕對準確的答案了。對此,本書的答案全是基于2011年度的我國現行立法予以解讀,真正做到“舊題新做”,最大限度地避免舊題答案的失真。 2.博采眾家之長。真題類的圖書普遍問題在于答案誤差率高,解析敷衍勉強,這多是由于集體寫書作者的責任心不到位或者學術水平所限等原因。本書的作者均為多年在司法考試輔導一線的老師,也均為各自專業(yè)領域內的佼佼者或希望之星,學術水平毋庸置疑。但即便如此,本著對考生負責的態(tài)度,對于有爭議的答案,我們盡量通過集體討論、博采多個版本的合理意見的方法確保人為的錯誤最少發(fā)生。 3.實事求是。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對于官方公布的“標準答案”,也沒有盲目遵從,而是對于有爭議乃至命題不嚴謹、答案確有商榷余地甚至明顯錯誤的地方,實事求是地分析、探討、求證,以最大限度地彌補了真題中并不少見的命題瑕疵,從而讓讀者看得明白。 本書的出版時間趕在2012年年初,用意在于給讀者以更多的時間來反復研習。所以,本書早一天拿在手,早一天開始研讀,就早一天帶給讀者朋友信心、知識和力量。 4.展現命題規(guī)律。比如,對于某一個制度到底在司法考試中重要不重要,作者不做任何臆測,用數字與事實說話——如果列在該主題名下的有10道題之多,或者至少每年都有一道,或者差不多3年2道的樣子,或者最近3年每年必考,讀者自己可以判斷重要不重要;反之,如果6年間只有1道,或者沒有,你也難判斷出來情勢。還有,這些6年間考本主題的考點都是什么,以及重復率如何?每道題之間命題技巧方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留心閱讀每道題的解答部分,相信你都會有會心一笑的收獲。正所謂:六屆真題一網打盡;命題密碼盡在眼底;分科分類分主題志在層層剝繭;名師名作再修訂終成點睛之筆。三、作者隊伍一線名師,值得期待 本書之作者,為多年司法考試輔導一線的名師,相信讀者對于本書的質量評價,會得出與對他們的授課質量評價一樣的結論。本書的寫作是極其嚴肅的,在寫作之初,策劃人余娟老師所定的寫作目的是:展現命題人的思維軌跡;解剖答題者的復習誤區(qū);以命題的思路看真題;從答題的角度做真題;從真題熱身出發(fā)掌握司考應試知識體系;從真題熱身出發(fā)檢驗法條法理復習成效。從寫作的過程來看,至少各位老師是努力追求這一目的的,當然,最終的成效到底如何,還需要讀者來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