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共中央到北平
一、毛澤東進京趕考
七屆二中全會成為中共中央在鄉(xiāng)村召開的最后一次全會,毛澤東告誡全黨要警惕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襲擊,要做到兩個“務必”
毛澤東一行“進京趕考”,誓不當李自成
中共中央的車隊到河北涿縣城門口時,被持槍哨兵攔下了
“明天見面,是他們歡迎我們,也是我們歡迎他們”
二、中共中央在北平的第一站
從臺灣來的刺客混進玉泉山,毛澤東險些被刺殺
解放軍軍旗、軍徽等設計圖案是在香山確定的
香山電話局原是黨、政、軍的“總機”
三、中共中央五大書記在香山的駐所
毛澤東在雙清別墅會見客人時,總讓客人在慈幼院后門換一次車,有時會引起客人心中稍許的不愉快
朱德既是好心腸,又是熱心腸,單位請他作報告,他幾乎每次都到
“如果新中國的工人還罷工,就值得我們思索了:工會是不是代表了工人的利益?”
周恩來用的是一輛紫紅色的美國車,全北平就這么一輛
任弼時多才多藝,他彈鋼琴,要保健醫(yī)生給他抄歌譜
第二章 蔣家王朝落下帷幕
一、北平談判毫無結果
周恩來讓黃啟漢轉告李宗仁、白崇禧:談成,解放軍要渡江;談不成,也要渡江
司徒雷登表示,美國不會插手國共和談,但希望談出結果來
中共與南京和談代表團半個月內達成“國內和平協定”,限期南京政府4月20日簽字接受
周恩來對張治中說:“西安事變時,我們已經對不起一位姓張的朋友,今天不能再對不起你了。”
二、百萬雄師過大江
國民黨劉汝明部見江面無數只船像箭似的飛奔過來,紛紛請示:是打“好”字還是打“巧”字?
蔣介石的淞滬決戰(zhàn)草蘋收場,20萬官兵只有4萬運到臺灣
四野渡江戰(zhàn)役是解放軍整個渡江作戰(zhàn)的最后一役
三、宜將剩勇追窮寇
是鉗胡打馬,先馬后胡,還是鉗馬打胡,先胡后馬,這是西北戰(zhàn)場決戰(zhàn)的首要問題
蔣介石不得不將遷往成都才10天的國民政府再移至臺灣
金門島之戰(zhàn)是解放軍在解放戰(zhàn)爭中的一次重大失利
萬山群島的解放,清除了國民黨在華南沿海的最后立足點
第三章 新中國的內政和外交
一、國家政治制度的設置
中國共產黨應該建立一個怎樣的新中國呢?能打破歷史上的興替周期率嗎?
五一口號是中國共產黨的開國動員令
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成立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還早兩年
共產黨只管政策不管事務?
二、在城市中站穩(wěn)腳跟
毛澤東說,講革命,無產階級第一;在城市里講生產,還是民族資產階級第一;共產黨的經濟方針是唯人民的利益是圖
上海解放后10天,銀元、黃金、美鈔黑市價格上漲5倍
四次物價波動平息下來,毛澤東盛贊其意義不下于淮海戰(zhàn)役
三、建立新的外交秩序
蔣介石向美英求援,艾奇遜說:“再多的援助,也不能拯救國民黨。”
毛澤東看完斯大林的信說:“中國的事情由中國自己作主。”
劉少奇秘密訪蘇
第四章 新中國是這樣誕生的
一、群賢畢至北平城
……
第五章 開國大典的日子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