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王蒙講說列子
02康有為
03中國近現(xiàn)代漢傳因明研究
04梁啟超手稿
05上古道術思想史:以陰陽為…
06近思錄備考 近近思錄訓蒙…
07《世說新語》研究:文獻與…
08因道全法:韓非道法思想研…
09切磋(甲辰集)
10陽明學、心學與人類主體性…
李景林,李祥俊 編
《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與當代社會/京師中國哲學(第六輯)》集中展示了北京師范大…
可購
木沐 著
《人生趣味答案書》是一本奇特的書,《人生趣味答案書》每一頁只有一句話,比…
潘雨廷 著;張文江 整理
此次是潘雨廷著作首次集中出版,歷經(jīng)數(shù)年,對此前出版過的內(nèi)容作了全面修訂,…
劉全志 著
從春秋末期至秦國統(tǒng)一前,這一階段的文化活動主體顯然是以先秦諸子為代表的士…
歐陽竟無 著;梅愚 校
《孔學雜著》:晚年,竟無先生本于佛學的心得,回過頭來重新解讀孔學,因而有…
嘎瑪仁波切 著
通過這本書,活佛開示我們?nèi)绾握J識和對待世間的財富,從而實現(xiàn)財富與心靈雙自…
李立民 整理
《曹氏書札>整理》作者李立民對《清儒學案書札》的整理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
王俊杰 著
《唯識學與儒學的雙重變奏 王恩洋儒佛思想研究/縉云哲學文庫》是國內(nèi)第一部系…
董子竹 著
作者曾于2002年出版《老子我說》,是與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商榷。現(xiàn)在作者從…
鄭振銘,藍學會 繪;張葆全,選釋,談笑 譯…
《大學》和《中庸》是儒家的兩部重要經(jīng)典,是光耀千秋的文化瑰寶,對古代中國…
作者曾于2001年出版《論語我裁》,是與南懷瑾的《論語別裁》商榷。現(xiàn)在作者以…
[清] 戴震 著
東原為有清樸學巨擘,世人多推重其考據(jù)功深,然其曾謂:“六書、九數(shù)等事,如…
馬來平 著
繼2014年被媒體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儒學與科學論爭第三波”的第三期泰山…
黃俊杰 著
《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論述的核心是歷史事實的特殊性與儒家道德理念所訴…
蔣伯潛 著
《蔣伯潛:諸子通考》分上、下兩編,前置宏篇“諸論”,概論諸子之名稱、開祖…
劉勇 著
宋代以來,《大學》就被賦予了變動不居的特性。朱熹、王陽明先后借助改動《大…
1.《能斷真力量》:《金剛經(jīng)》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作者曾于2000年…
《金剛經(jīng)》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作者曾于2000年出版《金剛經(jīng)到底說…
本書是作者近幾年研究的成果,認為《莊子》是人們“修心”的入門教程;并且結…
黃玉順 著
在首次大轉型中,中國哲學誕生了;而在我們今天身處其中的第二次大轉型中,中…
吳曉明 著
《論中國學術的自我主張》介紹:由于世界歷史的形成,由于現(xiàn)代性在其特定階段…
楊樹軍 著
這是一個積極有為的時代,如果我們的運氣總是一般,我們該何以釋懷?我們有不…
胡蘭成 著;小北 譯
《易經(jīng)與老子》是胡蘭成到日本后撰寫的講解《易經(jīng)》與《老子》的重要著作,也…
李叔同 著
由李叔同著《李叔同談人生》輯錄了一代大師李叔同先生在出世前后與朋友、家人…
張延生,張震 著
這是作者一生研究《周易》的精華所在。 作者探索出一套獨特而簡易有效的,與…
于丹 著
和于丹一起,在莊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靈邀游。 莊子…
和于丹一起,從孔子的簡約樸素中,領略社會人格的自我實現(xiàn)、以身踐行。 《論…
陳暢 著
本書探討宋明理學與政教秩序的建構問題,通過疏理陽明學派“自然”思想及義理…
張永路 著
習總書記于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明確指出:…
[日] 岡田武彥 著;吳光 錢明 屠承先 譯 錢…
《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以宋、元、明時期的思想文化為背景,特別是儒學發(fā)展史為…
劉沅
暫缺簡介...
暫缺作者
陳剛 著,汪建初 主編
本選題以貴州為立足點,以王陽明的生平軌跡為線索,將其思想精髓、藝術成就、…
鄧玉瓊 著,汪建初 主編
王陽明是中國思想目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是宋明陸王心學之集大成…
王虹
葉文舉
司馬遷在《司馬相如列傳》論贊中寫道:“《春秋》推見至隱,《易》本隱之以顯…
顧雨時
《顧炎武名言釋讀》從顧炎武著述和學者論著中搜集名言,大致以愛國、治學、經(jīng)…
王真
《素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即世說黃石公于圯上所授張良之“天書”,助其輔…
張伯談
《孔子與》由孔子篇和論語篇兩部分構成,主要包括:孔子坎坷的一生、孔子首創(chuàng)…
沈國明,劉世軍
本書匯集哲學季七場精彩演講的內(nèi)容,穿插以哲學原理的淺易闡述、古今中外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