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珞珈中國哲學文存(第二輯…
02老子學集刊 第十輯
03中國心學(第4輯)
04老子研究:文本、思想與流…
05帛書道德經甄辨(上)
06近思錄(呂氏家塾讀本) …
07董仲舒的生態(tài)思想
08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思想
09從古典到現(xiàn)代:觀念和人物…
10儒道研究·第七輯
纂與研究中心
《湯一介與》收錄的紀念文章,旨在緬懷《儒藏》項目首席專家湯一介先生,湯先…
可購
楊曾文
法眼宗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家之一,唐五代時由文益禪師創(chuàng)立于金陵。北宋以降由盛…
王財貴
孔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禮樂文化在中國人個人人格的成立中 居…
《儒家的道德意識——2009東林寺講學》為“王財貴65文集”中的一種。自王財貴…
柳海濤
集體意向性是當代心靈哲學和社會科學哲學興起的一個熱點問題,本書就集體意向…
陳繼紅
發(fā)掘儒家美德對當代大學生發(fā)展的現(xiàn)實意義,是文化自信的內在訴求。在儒家美德…
張興德
本書從“不拋棄不放棄”談起,著眼社會現(xiàn)實生活,提出一個有普遍意義卻常常被…
汪輝祖
《治平之道詮解》是根據清代《佐治藥言》、《學治臆說》、《學治說贅》、《幕…
黨圣元
暫缺簡介...
王瑩
本書是在作者的博士畢業(yè)論文基礎上改寫而成?!吨芤住饭沤浭侵艹踔匾浼!?/p>
田成有
這是一本關于愛、關于修行、關于解脫、關于感恩的書。作者以淵博的學識和安靜…
周國芳
(明)王陽明 著,葉圣陶 點校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
劉勇
管贊程點
《近思錄集說》十四卷,管贊程(1872—1952)集說。該書對朱熹和呂祖謙編選的…
(明)袁黃
袁黃著的這本《了凡四訓全解(讀國學誦經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
舒大剛
本書為舒大剛學術論集之一,選編的是作者學習經典、編纂《儒藏》、研討儒學的…
(明)方以智
《易余》為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方以智的易學代表作,是先天易學、象數易學、義理…
張文江
本書選取中國古代經典著作的篇章加以講解,系根據相關課程的講義整理而成。此…
周月亮
宋洪兵
本書匯集當代國內外學界法家研究領域的專家,反映了全球視野下當代法家研究的…
梁啟超
"內容主要涉及梁啟超的人生觀、修身思想。其中,《治國學的兩條大路》和…
本書為“王財貴65文集”中的一種。本書為2013年4月王財貴先生在北京中華書局…
(宋)邢昺疏
《孝經》以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全面闡述儒家孝道。漢代有今文古文兩…
(明)洪應明
《菜根譚》,又名《處世修養(yǎng)篇》,"處世三大奇書"之一,糅合儒、釋…
張曉東 著
《和大師聊哲學/中國哲學入門》給每位希望了解中國哲學的讀者?!逗痛髱熈恼堋?/p>
王中江 著
《自然和人:近代中國兩個觀念的譜系探微》由北京大學王中江教授撰寫,系國家…
姜宗強,賈克防,朱海斌
“道”曾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揭示終極的本體存在?!抖Y記·中庸》提出…
張崗
(清)曹九錫
孔令偉
胡彬彬,吳燦 著
《中國傳統(tǒng)村落文化概論/中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專著文庫》是學術界首部中…
姜海軍
本書的全部章節(jié)分為上下兩編,上編注重從宏觀上來探討經學宋學范式的發(fā)生、特…
楊吉德
本書分為兩篇。上篇為《解析周易》,下篇為《話說周易》。上篇《解析周易》從…
張再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中國古代身體哲學理論體系奠基性部分,下篇為在此基…
黃勇
在古今中西激蕩的全球—地域化時代中,社會的共同生活需要怎樣的政治原則。中…
羅貴明
暫缺作者
參同契,唐代禪師石頭希遷撰,石頭希遷為六祖惠能弟子,六祖歿後,依青原行思…
王汎森 著,黃韜 編
為什么現(xiàn)實中的“禮學大家”在日記和未刊著作中會有極端反叛的面孔?晚清以來…
崔宜明
本書針對莊子撲朔迷離的推理行文,既通過對原文字句的具體分析來說明莊子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