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經學研究(第六輯)
02周易全集
03興思維:一種漢語哲學路徑…
04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
05慧琳《一切經音義》文字整…
06切磋(甲辰集)
07明代儒學的道真追求:王廷…
08大鹽中齋《洗心洞札記》譯…
09鄒子存真集
10陽明心學與禪宗美學思想
王立新
本書從學習、處世、交友、孝道、為人等方面著手,以《論語》中的相關論述為依…
可購
李紅輝 著
范仲淹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后人的廣泛推崇與敬仰。特…
舒志定 著
本書系“當代中國教育學術史”叢書之一,作者通過學術史梳理,對國內在教育哲…
劉宏,李慧子 著
儒家思想是中國很好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內容?!吧钊鍖W”是有名儒家學者黃玉順先…
鮑鵬山 著
我們常掛在嘴邊的“而立”“不惑”“知天命”這些詞,都來源于孔子。當我們年…
楊廷福 著
本書被公認為是有關玄奘生平之著作的杰作,是了解和研究玄奘大師的書。楊廷福…
王格 著
本書是一部中國古代哲學專題研究著作,以明朝王陽明學派學者周汝登為核心,對…
暫缺作者
“無”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范疇之一,歷來受到哲學家們的青睞。本書從甲骨…
陸九淵 撰,葉航 點校
本書以道光三年刊《陸象山先生全集》為底本,以成化本、正德本、嘉靖本、萬歷…
魏代富 著
圍繞《莊子》的成書與文本的一系列問題,歷來引人關注,本書借助出土文獻和傳…
楊國榮 著
第一屆思勉原創(chuàng)獎獲獎作品。《道論》原名《存在之維——后形而上學時代的形上…
《哲學:思向何方》一書以哲學的理論和哲學的歷史為考察對象,具體內容涉及對…
黃明同 著
湛若水(1466—1560)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從政,并致…
丁常云 著
《浦東道教年鑒(2013-2017》由浦東道教協(xié)會、浦東道教協(xié)會會長丁常云主編,…
張順洪,甄小東 著
社會形態(tài)史是歷史研究中的重大問題,關系到如何正確認識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
魏孟飛 著
本書在對中西時間觀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重點對《莊子》中所蘊含的時間觀進…
朱杰人 著
經典本是前人鮮活的生命體驗,雖經歷了千百年,對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導意義。但…
劉海濤 著
《明代莊學研究》關注的對象是莊學史研究中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明代莊學?!?/p>
果麥文化 出品,寒川子 著
《東方智圣鬼谷子》主要從鬼谷子的身份來歷、生活的時代、對后世的影響,《鬼…
石仲泉 著
1964年,石仲泉到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工作,從此與胡繩結緣,兩人保持了近半個…
劉擎 等 著
青少年親近哲學,也許就像戀愛一樣,是一種本能。當處于這一成長階段時,他們…
[日] 古賀樸 等編訂,佐藤一齋 撰,程水龍…
由古賀樸(1750-1817)參訂,經石冢崔高、牧原直亮、三宅昭、安藤知敬、飯?!?/p>
潘雨廷,張文江 整理
此為本社2016年已出書的改版。潘雨廷先生畢生研究的重點是宇宙與古今事物的變…
劉佩德 著,方勇 編
《先秦道家四子文獻概要》以鬻子、亢倉子、列子、子華子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其…
呂明烜 著
無
陳嘉映 著
“感知”“理知”“自我認知”是著名哲學家陳嘉映先生長期思考和研究的主題?!?/p>
周山 著
本書為作者研究《周易》相關問題,以及對于近現代易學發(fā)展的研究成果的匯編?!?/p>
陳志輝 著
乾嘉學術是近四百年學術的高峰。本書以乾嘉學術中的天算專門之學為核心概念范…
孫麾,陳開舉 著
創(chuàng)建中國闡釋學學派,對于闡釋學,對于中國學術,都是一個開創(chuàng)性的事業(yè)。對闡…
王啟濤 等 譯
1、“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是中華…
朱楊曹 著
哲學是文化之根,中國本土哲學是中華文化之根,是最重要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本土…
南懷瑾 口述
《參同契》又名《周易參同契》,為東漢魏伯陽著。其學說匯融周易、黃老、丹火…
雷勇 著
鑒真法師是一位文化傳播大使,他將佛法傳到東瀛,建立了日本的律宗。日本先后…
申緒璐 著
本書是對于二程思想發(fā)展傳播的研究,圍繞二程語錄及伊洛門人展開,分析《程氏…
崔健,周國平 著
本書是周國平與崔健的思想對話錄?!〈藿”还J為中國搖滾人,周國平是影響一…
木下鉄矢 著
人來到這個世上,應該做什么呢?依靠做什么,人才能在這個由“天、地”所創(chuàng)造…
[明] 袁了凡 著,吳婉絢 譯
《了凡四訓》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寫給兒子的家訓。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
崔治忠 著
本書從哲學維度分析了文化與價值、多元文化與多元價值、價值與核心價值觀、會…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編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思想精粹。準確表達中華思想核心概念,…
鄧秉元 編
經學是中國傳統(tǒng)知識體系的基石,是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學術體系之大宗。近年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