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清代粵西諸子學研究
02諸子學刊(第二十七輯)
03宋明理學中的荀學文獻集成…
04論語詮釋
05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文字整…
06董仲舒的生態(tài)思想
07蕭萐父:中國哲學主體性的…
08明代老學研究
09虛無與自然:道家哲學的精…
10中國傳統(tǒng)家教家風的歷史嬗…
葛壯,張小忠 著
本書通過一百個豐富雋永、有趣生動的傳統(tǒng)道家、道教故事,展現(xiàn)中國道家、道教…
可購
于建福,于述勝,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 編
《國際儒學研究(第27輯)》是一部由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編寫,收錄滕文生、張踐、…
[唐] 徐道符輯 著
《四庫存目三式匯刊》收錄《武備志》93卷所載典籍,分占和度兩部分,載氣象、…
盧艷蘭 著
《中國與新加坡核心價值觀教育比較研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王小明 著
緯學是東漢時期的顯學,《春秋》緯作為除《易》緯外保存佚文數(shù)量非常多的一類…
陳少明 著
全書從經(jīng)學的終結及變遷的角度,討論中國近現(xiàn)代轉折過程中的一些思潮、人物與…
毛有碧,李承貴 編
《陽明學研究新論(第四輯)》收錄的是2018年發(fā)表在《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
[明] 馮從吾 編
《新訂關學編(紀念張載誕辰一千周年)》在以往《關學編》文獻重要版本為基礎…
阿蘭 著
本書共有93篇隨筆。阿蘭引經(jīng)據(jù)典或用生活周遭的實例,從不同角度詮釋了人人渴…
方光華,曹振明 著
張載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關學的創(chuàng)始人,關學的重要奠基者。他以儒家…
郭齊勇 著
《中國哲學的特色》論及傳統(tǒng)形上學的基本特征、從場有論的視域看中國哲學的特…
董平 編
本輯收錄了“中國與韓國新儒學視野下的‘道統(tǒng)’的建立與詮釋”國際研討會會議…
邵鳳麗 著,蕭放 編
本書以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禮元鎮(zhèn)裴柏村——“宰…
張蔚虹 著
《郭慶藩與王先謙比較研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章為緒論。這一部分首先簡要…
[芬] 牛培生 著,王征 譯
點子交換可以應用于許多不同的工作場景。本書內容包括:創(chuàng)建愿景、問題解決、…
(戰(zhàn)國)鬼谷子
《鬼谷子》是鬼谷子其人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縱橫游說之術的高度總結,被稱為…
[東漢] 王符 著
《潛夫論》,東漢文學家、思想家王符撰。其對東漢后期政治社會提出廣泛尖銳的…
孫險峰 著
本書是討論北魏時期人們時空觀念的著作,共分為七章,包括鮮卑民族的時空觀念…
[明] 呂坤 著
《呻吟語》,明朝文學家、思想家呂坤撰。呂坤自序云:“呻吟,病聲也。呻吟語…
羅克汀 著,陳立勝 編
本選集由上下兩編構成。上編收錄《新哲學教程》,為羅克汀與歷史學家侯外廬合…
儲昭華
本書以莊子關于人、人之“生”的形與心兩個維度及其矛盾關系的洞察為切入點,…
陳代湘,方紅姣 著
湘潭“碧泉書院”是南宋非常早的理學學派——湖湘學派創(chuàng)始者胡安國、胡宏父子…
孔祥瑞 譯
從漢代鄭玄為《論語》做注開始直到當代,《論語》的注本層出不窮,其中朱熹的…
苗彥愷 著
《賀瑞麟思想研究》主要探討了晚清關中大儒賀瑞麟的思想及經(jīng)世致用的社會踐行…
涂可國 著
《國際儒學論叢》是山東社會科學院國際儒學中心主辦的以儒學研究為主旨的學術…
周山 著
《周易》六十四卦,本教程以六十四卦為六十四章,象、辭結合,闡釋義理。 《…
馬兆坡馬艷 著
良知一詞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盡心上》提道:“人之所不學…
鄭宗義 編
本輯共收論文七篇。其中,有四篇文章是圍繞唐君毅展開的,這也是本輯的主體部…
王樹森 著
《周易》一書,冠冕群經(jīng),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以八…
黎漢基 著
在《春秋》研究史上,堅守門戶立場是相當突出和普遍的作風。本書透過嚴謹?shù)恼摗?/p>
李祥俊 著
《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以王安石的學術思想為研究對象,研究角度著眼于學術傳…
詹石窗 著
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以“經(jīng)學”為核心。古有《詩》《書》《禮…
本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阿蘭40年教育經(jīng)驗總結、暢銷80多年的教育經(jīng)典,對幾代人…
本書收錄了法國著名哲學家阿蘭的80多篇隨筆,討論了分寸、懷疑、正義、激情等…
錢穆 著
中國思想史上,兩漢以后,儒學漸微,莊、老代興,而佛學東來,遞興日盛,至隋…
孫仲茲 著
本書通過對《周易》的釋讀,從中再現(xiàn)了自東周便已失傳的形而上學,它在庖犧氏…
張榮昌 著
本書是講解《論語》文字的含義,還原人物的背景,理解其背后的義理。本書分為…
李澤厚 著
本書從剖析孔子仁學開始,論說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種主要思潮、派別和人物。其…
思履 著
《傳習錄》是哲學著作,記載了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詞源出自《論語…
中華書局經(jīng)典教育研究中心 編,錢遜 注
為更好地挖掘與詮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及現(xiàn)實意義,彰顯并傳承其精神及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