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摩是中國布爾喬亞開山的同時又是末代的詩人。”其早期作品集中表現對理想和愛情的追求、對個性解放的追求以及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后期作品表現的多是理想主義被殘酷現實轟垮后的懷疑、彷惶、頹廢。在藝術上,徐志摩的詩歌音節(jié)勻整,節(jié)奏和諧,結構嚴謹,具有音樂美。詩的語言平易淺顯。徐志摩的散文“流麗輕脆”,在白話中加入方言以及歐化成分,富于表現力,他的獨抒性靈的歌詠大自然的文章著力表現“真純的思想”,感情真摯,典雅豐贍,為人津津樂道。《再別康橋》分詩歌、散文兩部分。在作品的選擇上,既注重其思想藝術成就,也注重其體式、題材、內容、風格的多樣性。翻開《再別康橋》,閱讀最經典、最唯美的徐志摩作品,當我們再次驚嘆于他的才氣橫溢,并面對世人對他的毀譽參半的評價時,或許我們可以試著走進他矛盾雜糅、繁復奇特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那顆在理想與現實、飛揚與沉淀中冒險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