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大學教輔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

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

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

定 價:¥42.00

作 者: 毛京麗,董躍武,李文海 編著
出版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通信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3519132 出版時間: 2000-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63 字數:  

內容簡介

  《信息通信專業(yè)教材系列: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首先介紹了: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對數據信號的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和數字數據傳輸這三種基本傳輸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接著分析了差錯控制的基本理論及應用、幾種數據交換方式(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幀中繼和ATM交換)及通信協議,繼而介紹了分組交換網、幀中繼網、ATM網和數字數據網(DDN)的基本構成及應用,最后介紹了計算機通信網的相關內容,主要包括局域網、寬帶IP城域網、路由器與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議等。全書共有7章:第1章概述,第2章數據信號的傳輸,第3章差錯控制,第 4章數據交換,第5章通信協議,第6章數據通信網,第7章計算機通信網技術。為便于學生學習過程的歸納總結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每章最后都附有本章重點內容小結和復習題?!稊祿ㄐ旁恚ǖ?版)》取材適宜、結構合理、闡述準確、文字簡練、通俗易懂、深入淺出、條理請晰、邏輯性強,易于學習理解和講授?!缎畔⑼ㄐ艑I(yè)教材系列: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既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專業(yè)教材,也可作為從事通信工作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暫缺《數據通信原理(第3版)》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數據通信的概念
1.1.1 數據與數據信號
1.1.2 數據通信的概念
1.1.3 傳輸代碼
1.2 數據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
1.2.1 數據終端設備
1.2.2 數據電路
1.2.3 中央計算機系統(tǒng)
1.3 數據通信傳輸信道
1.3.1 信道類型及特性
1.3.2 傳輸損耗
1.3.3 噪聲與干擾
1.3.4 信噪比
1.4 數據傳輸方式
1.4.1 串行傳輸與并行傳輸
1.4.2 異步傳輸與同步傳輸
1.4.3 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數據傳輸
1.5 數據通信系統(tǒng)的主要性能指標
1.5.1 有效性指標
1.5.2 可靠性指標
1.6 信道容量
1.6.1 模擬信道的信道容量
1.6.2 數字信道的信道容量
1.7 數據通信網概述
1.7.1 數據通信網的構成
1.7.2 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1.7.3 數據通信網與計算機通信網
小結
習題
第2章 數據信號的傳輸
2.1 數據信號及特性描述
2.1.1 數據序列的電信號表示
2.1.2 基帶數據信號的功率譜特性
2.2 數據信號的基帶傳輸
2.2.1 基帶數據傳輸系統(tǒng)構成模型
2.2.2 幾種基帶形成網絡
2.2.3 時域均衡
2.2.4 數據序列的擾亂與解擾
2.2.5 數據傳輸系統(tǒng)中的時鐘同步
2.3 數據信號的頻帶傳輸
2.3.1 頻帶傳輸系統(tǒng)的構成
2.3.2 數字調幅
2.3.3 數字調相
2.3.4 數字調頻
2.3.5 高效帶寬調制
2.3.6 數字調制中的載波提取和形成
2.3.7 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2.3.8 數字調制系統(tǒng)的比較
2.4 數據信號的數字傳輸
2.4.1 數據信號數字傳輸的概念及特點
2.4.2 數字數據傳輸的實現方式
2.4.3 數字數據傳輸的時分復用
小結
習題
第3章 差錯控制
3.1 差錯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3.1.1 差錯控制的基本概念
3.1.2 差錯控制的基本原理
3.2 簡單的差錯控制編碼
3.2.1 奇偶監(jiān)督碼
3.2.2 水平奇偶監(jiān)督碼
3.2.3 二維奇偶監(jiān)督碼
3.3 漢明碼及線性分組碼
3.3.1 漢明碼
3.3.2 線性分組碼
3.4 循環(huán)碼
3.4.1 循環(huán)碼的循環(huán)特性
3.4.2 循環(huán)碼的生成多項式和生成矩陣
3.4.3 循環(huán)碼的編碼方法
3.4.4 循環(huán)碼的解碼方法
3.5 卷積碼
3.5.1 卷積碼的基本概念
3.5.2 卷積碼的圖解表示
3.5.3 卷積碼的概率解碼
小結
習題
第4章 數據交換
4.1 概述
4.1.1 數據交換的必要性
4.1.2 數據交換方式
4.2 電路交換方式
4.2.1 電路交換方式的原理
4.2.2 電路交換的優(yōu)缺點
4.3 報文交換方式
4.3.1 報文交換方式的原理
4.3.2 報文交換的優(yōu)缺點
4.4 分組交換方式
4.4.1 分組交換方式的原理
4.4.2 分組交換的優(yōu)缺點
4.4.3 分組的傳輸方式
4.4.4 分組長度的選取
4.5 幀中繼
4.5.1 幀中繼的概念
4.5.2 幀中繼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4.5.3 幀中繼技術的功能
4.5.4 幀中繼的特點
4.6 ATM交換
4.6.1 ATM的定義
4.6.2 ATM信元
4.6.3 ATM的特點
4.6.4 ATM的虛連接
4.6.5 ATM交換
4.7 幾種交換方式的比較
小結
習題
第5章 通信協議
5.1 協議參考模型
5.1.1 開放系統(tǒng)互連參考模型(OSI-RM)
5.1.2 TCP/IP分層模型
5.1.3 原理體系結構
5.2 物理層協議
5.2.1 物理層協議基本概念
5.2.2 物理接口標準的基本特性
5.2.3 幾種常見的物理接口協議
5.3 數據鏈路層協議
5.3.1 數據鏈路傳輸控制規(guī)程
5.3.2 點對點協議
5.4 網絡層協議
5.4.1 X.25分組級協議
5.4.2 IP協議(IPv4)
5.4.3 下一代網際協議IPv6
5.5 運輸層協議
5.5.1 OSI參考模型的運輸層協議
5.5.2 TCP/IP模型的運輸層協議
5.6 應用層協議
5.6.1 文件傳送協議
5.6.2 遠程終端協議
5.6.3 電子郵件
5.6.4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議
小結
習題
第6章 數據通信網
6.1分組交換網
6.1.1 分組交換網的構成
6.1.2 分組交換網的通信協議
6.1.3 分組交換網的路由選擇
6.1.4 分組交換網的流量控制
6.2 幀中繼網(FRN)
6.2.1 幀中繼協議
6.2.2 幀中繼網的組成
6.2.3 幀中繼網的應用
6.2.4 幀中繼用戶接入
6.2.5 幀中繼網的業(yè)務管理
6.3 ATM網
6.3.1 ATM網的網絡結構
6.3.2 ATM網的用戶一網絡接口
6.3.3 ATM協議參考模型
6.3.4 ATM網的應用
6.4 數字數據網
6.4.1 DDN的基本概念
6.4.2 DDN的構成
6.4.3 DDN的網絡結構
6.4.4 DDN的網絡業(yè)務
6.4.5 DDN的應用
6.5 幾種數據通信網之間的關系
6.5.1 幾種數據通信網的性能比較
6.5.2 幾種數據通信網的適用場合
6.5.3 幾種數據通信網之間的關系
小結
習題
第7章 計算機通信網技術
7.1 局域網
7.1.1 局域網概述
7.1.2 傳統(tǒng)以太網
7.1.3 高速以太網
7.1.4 交換式局域網
7.1.5 虛擬局域網
7.1.6 無線局域網
7.2 寬帶IP城域網
7.2.1 寬帶IP城域網的基本概念
7.2.2 寬帶IP城域網的分層結構
7.2.3 寬帶IP城域網的骨干傳輸技術
7.2.4 寬帶IP城域網的IP地址規(guī)劃
7.3 路由器與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議
7.3.1 路由器
7.3.2 Internet的路由選擇協議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