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古代編年體歷史著作?!妒酚洝贩Q作者為春秋時左丘明,清代今文經學家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又認為是戰(zhàn)國初年人據各國史料編成。它的取材范圍包括了王室檔案,魯史策書,諸侯國史等。記事基本以《春秋》魯十二公為次序,內容包括諸侯國之間的聘問、會盟、征伐、婚喪、篡弒等,對后世史學文學都有重要影響?!蹲髠鳌繁静皇侨寮医浀洌詮乃⒂趯W官,后來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漸被儒者當成經典。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歷史文化古籍善本中,《四書五經》之所以能夠獲得至高無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封建社會人們安身立命、治國齊家、交往相處的法則?!墩撜Z》的“仁者愛人”宣揚的是忠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倡的是堅韌;《詩經》教會人們感受和抒發(fā);《尚書》教會人們開拓與創(chuàng)新;《禮記》是人際關系的準繩;《春秋》是治理國家的法寶……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四書五經》一直被知識分子視作修身之法則,終生追求不止;被統(tǒng)治者奉為治國之圭臬,從上到下大力推行。政治家們從中尋找從政的靈感,老百姓從中尋找行為的依據。甚至歷代科舉選士,試卷命題也必出自《四書五經》。 當然,《四書五經》中也有封建的、迷信的和落后的東西,但當今天的我們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以平和、從容的目光重新審視這些典籍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盡管有種種時代的局限,它們依然是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文學、史學、哲學、政治、經濟、教育、倫理、道德、天文地理、藝術科技等各領域精髓的全面再現(xiàn)。對于這樣一部延續(xù)中華文化的鴻篇巨制,我們當然應吸取精華,去其糟粕,先睹為快,活學活用。不僅如此,這些古老的紙張中記載的許多行為法則,在我們當下的這個時代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極度匱乏的。比如,我們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我們的社會需要見義勇為,我們的家庭關系需要和諧,我們的民族需要自強等等,我們都可以從古老神圣的《四書五經》中尋找依據和答案??傊?,《四書五經》在社會規(guī)范、人際交流,社會文化等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其影響播于海內外,福蔭子孫萬代。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最權威的典籍,構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中華文明的精神基礎,同時也是先秦歷史、文化和思想的詳實記錄和全面總結。《四書五經》翔實地記載了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發(fā)展史上最活躍時期的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珍貴史實資料,是影響中國文化幾千年的“孔孟之道”的集中體現(xiàn)。它不僅是中國古代科舉入仕必讀的教科書,而且還被西方學者譽為世界四大思想寶庫之一。時至今日,《四書五經》所載經典內容及古代哲學思想仍對現(xiàn)代人具有積極的教育指導意義和極強的參考借鑒價值。唯愿廣大讀者開卷賞讀,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