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為清代吳楚材、吳調侯編,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吳楚材和吳調侯是兩位好讀經史、同時又擅長寫作八股文的文人。本書是他們?yōu)楫敃r的學童和其他讀書人編纂的一部啟蒙讀物。我國古代曾出現(xiàn)過許多古文選本,但其中大部分被人們遺忘了。這部《古文觀止》是兩位不大知名的文人編的通俗性選本,卻一直傳世不衰,流傳很廣,影響甚大。這是什么原因呢?原來,《古文觀止》確實有一些長處。本書共選錄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編者認為這些文章都是古文中的精華,所以用吳公子季札觀賞樂舞《韶筋》時發(fā)出的贊詞“觀止矣(好極了)”(見本書《季札觀周樂》)來命名這部書。這部書吸收了宋代以來各種古文選本的一些優(yōu)點,選用了大量堪稱“觀止”的古文。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藝術性都比較高,千百年來一直膾炙人口,經受了時代的考驗,成為我們今天所要批判繼承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一部分。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左傳》中的《曹劌論戰(zhàn)》、《宮之奇諫假道》,《國語》中的《召公諫厲王止謗》,《國策》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魯仲連義不帝秦》,李斯的《諫逐客書》,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賈誼的《過秦論》,諸葛亮的《出師表》,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桃花源記》以及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等人的許多文章,都是歷來公認的佳作,今天看來也是古文中的精華。本書選收文章能注意到題材和文體風格的多樣性。這里不僅有史傳、論說文,還有見聞札記、山水游記、雜文小品和其他應用文,大體上可以反映出古文的絢麗多姿的面貌。此外還破例選錄了少量為歷代傳誦的著名的駢文和韻文。在編排上,以時代為序,也顯得眉目清楚。選文長短相間,總的分量對一般讀者來說也比較適當。這些大概就是這本書一直受人歡迎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