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緒論
1.1地震基本知識
1.1.1地球的構造
1.1.2地震類型與成因
1.1.3地震波、震級及地震烈度
1.2地震災害概述
1.2.1中國地震背景
1.2.2地震的破壞作用
1.3工程抗震設防
1.3.1抗震設防的目的和要求
1.3.2抗震設計方法
1.3.3建筑物重要性分類與設防標準
習題
第2章 建筑抗震概念設計總則
2.1建筑抗震概念設計的意義
2.2建筑場地選擇
2.2.1地形的影響
2.2.2工程地質和水文條件的影響
2.2.3避開抗震危險地段
2.3建筑體型選擇
2.3.1建筑平面規(guī)則性
2.3.2建筑豎向規(guī)則性
2.3.3不規(guī)則結構的處理
2.3.4防震縫的設置
2.4結構體系選擇
2.4.1結構選型
2.4.2結構總體布置
2.5提高結構抗震性能的措施
2.5.1結構的延性
2.5.2延性結構的設計與構造措施
2.5.3多道抗震設防
2.5.4結構整體性
2.5.5建筑物抗倒塌能力
2.6非結構構件的處理
2.7結構材料與施工
2.8建筑抗震性能化設計
習題
第3章 建筑場地、地基與基礎
3.1建筑場地
3.1.1場地土類型
3.1.2場地類別
3.2地基與基礎的抗震驗算
3.2.1抗震驗算的一般原則
3.2.2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
3.3地基土的液化
3.3.1地基土液化
3.3.2液化的判別
3.3.3液化地基的評價
3.3.4地基液化的抗震措施
3.4軟弱黏性土地基和不均勻地基
3.4.1軟弱黏性土地基
3.4.2不均勻地基
3.5樁基礎抗震驗算
3.5.1樁基不進行抗震驗算的范圍
3.5.2低承臺樁基抗震驗算
3.5.3樁基的其他要求
習題
第4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和抗震驗算
4.1概述
4.1.1地震作用
4.1.2計算簡圖及結構自由度
4.2單質點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
4.2.1運動方程
4.2.2運動方程的解答
4.3單質點彈性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4.3.1水平地震作用基本公式
4.3.2地震系數
4.3.3動力系數
4.3.4地震影響系數與設計反應譜
4.4多質點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
4.4.1多質點彈性體系的自由振動
4.4.2多質點彈性體系地震反應
4.5多自由度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4.5.1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4.5.2底部剪力法
4.6結構基本周期的近似計算方法
4.7豎向地震作用
4.7.1高聳結構及高層建筑
4.7.2大跨度結構
4.8結構平扭耦合地震反應與雙向水平地震影響
4.8.1平扭耦合體系的運動方程
4.8.2平扭耦合體系的地震作用
4.8.3振型組合
4.8.4雙向水平地震影響
4.9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4.9.1結構的非彈性性質
4.9.2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的逐步積分法
4.9.3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的簡化方法
4.10結構抗震驗算
4.10.1結構抗震計算原則
4.10.2結構抗震計算方法的確定
4.10.3重力荷載代表值
4.10.4不規(guī)則結構的內力調整及最低水平地震剪力要求
4.10.5地基—結構相互作用
4.10.6結構抗震驗算內容
習題
第5章 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
第6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
第7章 多、高層鋼結構房屋的抗震設計
第8章 單層鋼筋混凝土廠房的抗震設計
第9章 結構隔震與消能減震控制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