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國傳統(tǒng)戲劇圖像志(全十…
02《云石會傳奇》校注
03沉浸:第十六屆長三角戲劇…
04梅派京劇失傳劇目選集:龍…
05拾貝筆記:張艷萍文集
06戲曲研究(129)
07真與美的追求:曾昭娟評劇…
08戲劇學(第9輯)
09昆曲口述史 六 江蘇卷(下…
10昆曲口述史 一 北京、河北…
《中華戲曲》編輯部 編
暫缺簡介...
可購
王正強 選編
《五典坡》是秦腔的經(jīng)典名著,又名《王寶釧》,講述了一個忠貞不渝的傳統(tǒng)愛情…
《玉虎墜》又名《娟娟》,是秦腔傳統(tǒng)劇目。敘馬武起義,下山訪求英雄。酒館偶…
龜山:古名翼際山,又名大別山、魯山。位于武漢市漢陽城北,為武漢市名勝古跡…
王正強 選粹
在峨眉山經(jīng)過千年修煉的兩蛇仙,來到人間的西湖,化作美麗的少女白娘子和青兒…
(美)伊莎多拉·鄧肯 著,張本楠 譯,…
《鄧肯談藝錄》是鄧肯有關舞蹈的論文總匯,包括其生前已經(jīng)公開發(fā)表的短文與節(jié)…
劉紅娟 著
西秦戲初考系明末西秦腔(即琴腔、甘肅調)流入海(陸)豐后,與地方民間藝術…
黃愛華 著
《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多維視野中的中國戲劇研究》是以專題研究的形式,以有別于傳…
吳衛(wèi)民 主編
翁偶虹先生是中國京劇鼎盛時期的見證者,同時也是參與者。他由觀摩名家演出而…
吳平,回達強 著
歷代戲曲目錄叢刊力圖為戲曲研究者提供詳細的戲曲目錄文獻,以考索戲曲之興衰…
蹇河沿 主編
《舞臺與講臺-戲劇理論與教學論文集》,本書包括沖突與和諧——藝術創(chuàng)造背后…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
齊白石的繪畫藝術,有著鮮明的藝術個性與時代特征。他把民間美術的審美情趣大…
劉懷堂 著
“正字戲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嶺南瀕危劇種研究…
農(nóng)家樂讀物委員會 編
《農(nóng)家叢書·文化娛樂:相聲農(nóng)家樂》是為農(nóng)民朋友編寫的一部農(nóng)家樂相聲集…
謝柏梁 主編,尹???/a> 攝影
《梅韻蘭芳:梅蘭芳八大經(jīng)典劇目寫真》記錄了梅蘭芳塑造的楊貴妃、洛神等八個…
李致 主編
2006年5月,國務院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川劇名列其中。川劇是巴蜀…
劉月美 著
《中國昆曲裝扮藝術》系上海市教委(2006)科研項目,是我長期研究課題《中國…
連波 選編
京劇藝術博大精深,流派唱腔各領風騷?!毒﹦鹘y(tǒng)戲經(jīng)典唱段100首》精選了京…
鄧琪瑛 著
該系列圖書有三個特點:一是突出知識性。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以及特殊技藝的介…
茆耕茹 著
鐘馗研究敘及鐘馗信仰的衍變及其多層面的拓展過程。儺壇儀式與戲曲表演鐘馗劇…
彭美英 著
《正字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叢書”之一,全書共分6個章節(jié),主要對正字戲的…
丁淑海 著
清代是中國戲曲史發(fā)展出現(xiàn)聚合與裂變起伏最大的時代。清代戲曲史的總體走向,…
傅謹 著
《戲班》是作者持續(xù)八年對臺州民間減班進行田野調查與研究的力作。它從,一個…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編委會 編
京劇向稱國粹藝術,內容博大精深,劇目十分豐富,人們常以“漢唐三千宋明八百…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第13集)》囊括了京劇流派的代表性劇目,是建國以來…
宛志賢 編
《民族民間藝術瑰寶:貴州古儺》為《民族民間藝術瑰寶》之一。《民族民間藝術…
《中國京劇流派劇目集成(第19集)》介紹京劇向稱國粹藝術,內容博大精深、劇…
毛時安 主編
《復興之路》是一次演出,一場儀式,是一個民族難忘的一次藝術回味,一次對歷…
《戲曲研究》編輯部 編
改良舊劇,挽救國劇——20世紀30年代后期舊劇命運探索、論伶人階級的泛家族化…
喬繼堂 編注
作者簡介,側重文采而非功行;題解導讀,三言兩語,留不盡余味請讀者細品;注…
尋根搜遺,聚齊京劇各流派代表劇目二百五十余出;全本記錄,詳陳服裝扮相、劇…
吳梅 著
吳梅以畢生精力致力于戲曲及其他聲律研究,《中國戲曲概論》便是其最具代表性…
馬紫晨 等 著
《中原戲曲文化叢書:河南越調》向廣大讀者介紹了河南趙調的起源、沿革、主要…
徐城北 著
京劇并非北京土生土長的戲曲,而是由中國南方入京的徽班藝人和漢調藝人相互借…
程硯秋,鈕葆 著
《程硯秋戲劇藝術三十講》主要內容有程派藝術的本源、從陳德霖、王瑤卿到四大…
程硯秋 著 程永江 編 鈕葆 校
2003年歲末,為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100周年,編輯出版了《程硯秋戲劇文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