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奇觀之一,就是一個思想可以抗拒所有不利環(huán)境而綿延不絕。具有此類屬性、并且與此主題密切相關的思想之一,便是在歐洲廣泛流傳的對藝術自主性的信仰。許多與藝術相關的因素都暗示,藝術的力量與價值在于它的制造和欣賞都是相對獨立的。創(chuàng)作的沖動永遠是無拘無束和無法預測的,并且常常是與故意顛覆崇拜的健康影響相伴相隨的。美學欣賞的直接性和身臨其境的可能性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獨立性不同于自主性,對藝術和社會生活的絕對自主的要求,強烈但不合理。美學與藝術的歷史進程并不能證明藝術行為是或者應該是自主的。相反,藝術的社會史反映了它對人類世界的力量的回應。無論是素材、對象、靈感、動機,廣大的、包羅萬象的社會,以復雜多樣、無法預測的方式固化于藝術內部。反過來,作為藝術核心的美學感受,是人類社會與生俱來、普遍存在的現象。揭示美學影響的眾多分支和層面,有助于認識人類的社會性和藝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