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給人們留下來的史料不多,荷馬的口傳詩歌作品《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可能成于公元前9或公元前8世紀,至于何時用文字形成現(xiàn)在的文本,至今當無定論——就是后人了解古希臘的主要資料了。因此史學界把這個時期也稱為“荷馬時代”。古希臘的社會結構、生產活動、戰(zhàn)爭活動、生活情況等都在荷馬這兩部描述特洛亞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俄底修斯返鄉(xiāng)的種種險遇的史詩里得到了反映。然而,關于荷馬其人,卻沒有留下確鑿的史料,致使引起了所謂的“荷馬問題”,即是圍繞荷馬的兩大史詩及其本人引發(fā)的爭論,有所謂的“核心說”、“統(tǒng)~說”、“短歌說”。到18世紀初有人甚至對荷馬是否有其人都產生了懷疑,認為“荷馬”不是指某個人,而是“盲人”的意思——有關這方面的爭論,這里不便多說,但被大多數(shù)學者肯定的,荷馬確有其人,生于小亞細亞西岸中部的愛奧尼亞,早在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紀,是一個盲人歌者;而這兩部史詩則大體由流傳于民間的傳說,經歷代的行吟歌者的傳播和加工,最后到荷馬才完成。不管是“短歌說”,即史詩形成于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由行吟歌者創(chuàng)作,?中基本部分屬于荷馬;或“統(tǒng)一說”,即荷馬利用了前人的材料,創(chuàng)作了統(tǒng)一的史詩;或“核心說”,即史詩形成之前。荷馬創(chuàng)作了篇幅不長的史詩,后經他人擴充、增添而變?yōu)楝F(xiàn)在規(guī)模的長篇,它們都肯定了荷馬本人在這兩部史詩的完成上所做出的偉大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