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1837——1909),河北南皮縣人。字孝達,號香濤,易號抱冰,謚文襄。清末洋務派首領,曾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職。在晚清,他是一個非常突出的人物,不論是在政治上、軍事、文化等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建樹。同時,張之洞又僅僅捍衛(wèi)著大清王朝,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是清政府免于滅亡。生平大事記1879年清朝特使崇厚與俄國擅自簽訂極力反對的《里瓦幾亞條約》。1884年中法戰(zhàn)爭時,由山西巡撫升任兩廣總督,起用退休老將馮子才,在廣西邊境擊敗法軍。又設廣東水陸師學堂,立廣雅書院,武備文事并舉。1889年調任湖廣總督,在英、德支持下,成為后起的洋務派首領。先后開辦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馬鞍山煤礦、湖北織布局、湖北繅絲局等重輕工業(yè)企業(yè),并籌辦蘆漢鐵路。1894年任兩廣總督。曾上疏阻和議,要求變通陳法,力除積弊。1898年發(fā)表《勸學篇》,提出“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以維護封建倫理綱常,反對戊戌變法。1900年,義和團運動崛起,他力主鎮(zhèn)壓。1903年,強調辦學首重師范。1906年,授軍機大臣,兼管學部。他注重教育,對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