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相聲是分南北派的。北派相聲名家劉文亨曾經在一段相聲里以口音的地域差異為引,讓聽者笑聲不斷。其實何止口音,因地域的不同,而使得生活于此的人們在生活習慣、語言甚至思維方式上都有差距,反映在文學作品上,當然就形成了類似地方風味的寫作特色。以這樣的角度稍加分類,并編輯成集,讓讀者讀一本而窺此風味之全豹是我們編選的初衷?!缎≌f月報:風味小說·天津卷》是本系列的第一本?!缎≌f月報》編輯部把其中的帶有天津地域特色的作品精?之后結集,以當年選發(fā)的時間為序,呈現在廣大讀者面前。早自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蔣子龍的《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晚至2010年武歆的《老工人謝瑤環(huán)》;既有反映清末民初故事的馮驥才的《神鞭》、張仲的《龍嘴大銅壺》,又有寫天津名小吃的李治邦的《津門十八街》,還有出自龍一之手的因改編為成功的電視劇而廣受關注的《潛伏》等等。可以說題材廣泛,寫作風格不一,是讀者非常好的了解天津這個城市的往昔和今朝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