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行政管理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

定 價:¥38.00

作 者: 徐賁 著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公共管理

ISBN: 9787546344331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56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這部理性沉潛的“公共隨筆”文集使公共生活觀察成為政治哲學的助手。紀德在《地糧》中寫道:“重要的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看見的東西”。而對一個公共生活的觀察者來說,觀察的目光和觀察的對象是同樣重要的。他的特殊目光固然讓他在許多人熟視無睹的對象中看到了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樣的目光也確實可以幫助別人對那些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但是,他還需要有適宜的觀察對象,越具體越細致越好,而最適宜的觀察對象正是普通人公共生活的點點滴滴。這些隨筆雖為時評,觀照的是“這里”和“現(xiàn)在”,卻都關乎公共生活長久而普遍的知識和道理。好的公共生活以民主來保障群體的公共“幸福”,它的倫理導向是鼓勵美德,它的價值內(nèi)涵是維護尊嚴,它的理智狀態(tài)是推崇真實,它的智慧傳統(tǒng)是接受教訓。匱缺這些條件不是放棄和絕望的理由,因為所有這些幸福因素都不是命運的安排,只要我們愿意,都是可以習得的。

作者簡介

  徐賁 1950年出生于蘇州,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圣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著作包括: 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現(xiàn)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八十年代末后的中國文化討論》、《知識分子:我的思想和我們的行為》、《人以什么理由來記憶》、《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全球正義和公民認同》、《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面孔》,并編有《復歸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親徐干生的回憶文集)。

圖書目錄

序:公共生活的點滴寫作
讓孩子多問幾個“為什么”
速成的和漸進的公民教育
高等教育因何“高等”
什么是美國學生眼中的公民第一美德
人文課堂里的美國大選
神不正義,人怎么辦
課堂里的政治榮譽
公共生活中的“原罪”
美國初中教科書中的歷史真實
別讓你的孩子成為校園欺凌的受害者
人文是又文又理的高等教育
大學破格錄取,為誰破格
“山姆大叔不是我家的大叔”
學術剽竊和電子警察
“不高興”背后的教育失敗
華裔新移民兒童學習美國歷史
學生功利是教育之過
美國大學為什么抵制排行榜
美國的學童語言
美國的教育部
美國青少年的政治讀物
說理教育從小學開始
誰來主管美國的高等教育
學校是教育公共價值的地方
少年公共倫理 從習慣開始
在美國教倫理寫作
誠實的政治 清晰的語言
總統(tǒng)講話和教育部長多事
學生對總統(tǒng)講話評頭論足
玩具和游戲的公共意義
禁蔬果和禁書籍
人需要高尚價值的想象
以什么理由“叫停英語熱”
大學推薦和社會信用機制
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的電影
傷及無辜的“文化比較”
美國大學生怎么看待奧巴馬獲諾貝爾和平獎
“道德上顯而易見”的是些什么事情
美國學校重視“窮二代”
“階級”是如何影響美國學生升學的
不要把說理當成了詭辯
不要緊鎖孩子的心門
美國工作市場緊縮時刻的教育“志愿者”
在美國上大學值不值
大學生該不該當這個保姆
女大學生的“嫁人就業(yè)”
教科書里的“文化政治”
未必優(yōu)秀的優(yōu)勝者
人文教育的職能是公民培養(yǎng)
美國老師怎樣“批評”學生
美國學校里的“政治正確”
美國大學的“榮譽規(guī)則”
教師工會對總統(tǒng)和政客說不
美國課堂上的核心價值討論
美國教育改革中的國家利益和核心價值
美國的“野雞大學”
畫在希特勒書頁上的人類抵抗
追捕納粹的檢察官
集中營前的舞姿
拯救一棵樹和保釋一個人
人亡而政未息的人道正義
與時俱進的美國第一夫人
人沒有放棄自由的自由
美國的早期新聞報紙
聯(lián)邦黨人和報紙公眾
真實是新聞自由的理由
美國的政治漫畫
自由言論和政府督導
歌詞里可不可以“殺警察”
擁有槍支和美國的核心價值
官員如何學會說話
摳門的美國納稅人
法治可以委托給律師嗎
法治社會中人該不該怕警察
美國人在經(jīng)濟衰退中過民主新年
公正的征稅必須透明
美國人的稅給政府用到哪里去了
美國大選中的公民社會
席不等于票
G峰會點燃民粹之火
軍人宣誓和民主憲政的“武德”
奧巴馬任總統(tǒng)宣的是什么誓
凡人林肯
加拿大議員“不高興”
和佩林做鄰居 與布什交朋友
和公務員打交道
國旗和國家認同
維吉尼亞州議會為蓄奴道歉
黑人總統(tǒng)和黑人黨主席
美國公務員政治中立
美國軍人的榮譽觀
美國的公民投票“文宣”
美國的政治宣傳
第一夫人的公共政治
誰折騰和折騰誰
選民為什么對加州破產(chǎn)見死不救
民眾越冷漠,官員越腐敗
公民該不該給政府壓力
制度和民情
奧巴馬總統(tǒng)的演說和宣傳
政治家的“半真話”謊言
奧巴馬政府為媒體“定性”的難題
理念的戰(zhàn)爭和司法正義
無神論者在美國擔任公職的難處
是什么力量在美國遏制腐敗
美國的“上綱上線”宣傳
人口普查為民主政治“數(shù)人頭”
亞利桑那州移民法考驗美國身份政治
美國“欺騙自己人”的政黨宣傳
信任危機中的公民政治
美國報紙公布官員受賄劣跡
美國的體育和政治
黨內(nèi)包庇是黨派政治的胎里病
民主政治的榮譽觀
“茶黨”抗議和民粹政治
哈佛大學黑人教授被歧視對待了嗎
公關可以收拾殘局嗎
懲處沃爾瑪
美國司法審判中的常識判斷
醫(yī)改和公民不合作
美國為什么沒有“群體事件”
公共生活中的口號和標語
圣誕節(jié)的禮物
美國的萬圣節(jié)
愛國主義要遠離暴力
“不要管狗,小心店主”
人為什么有利他行為?
美國人并非“無私”的“利他”
信任和榮譽的“囚徒困境”
公共輿論是社會的皮膚
善待底層民情
“裸泳”未必與世界接軌
性政治和思想解放
控煙是民生要務
美國的社區(qū)小報
殘疾人奧運會的尊嚴
“食物快速測毒試紙”不是好主意
中國社會精英 誠信不及格
“好人好事”在美國
“王老五”和“單身貴族”
棉農(nóng)自殺是一個人道課題
自殺者的生死觀
公民隱私 媒體止步!
瓦解崇高 代價太高
美國大眾文化中的林肯
年的“納稅日”
美國的“名人”和老虎?伍茲的教訓
為呵護“民情”當義工
毒梟兩兄弟
“監(jiān)獄茶吧”和監(jiān)獄博物館
影視故事里為什么沒有“艾滋病”
《》的啟示:末日來臨時,誰不該上船
人的貪婪和魚的命運
污染環(huán)境不是值得爭取的“權利”
美國舊金山灣區(qū)的“愛惜空氣日”
愛惜空氣日和壁爐熄火的法規(guī)
綠草坪并不都是“綠色”的
馬爾代夫給哥本哈根峰會帶來的啟示
年的美國五大最佳新聞
美國為何難以向中國學習
美國人看不懂韓寒
二代從政不是官二代
愛德華?肯尼迪和美國精英政治
有“精英”不能無“賢達”
公民行為和羞恥文化
“內(nèi)部發(fā)行”和“墻”
慈善、施舍和公益
愛護自然和愛護百姓
美國的慈善和公民社會
死者和生者的尊嚴
道德習俗和核心價值
被洗腦比無知更可怕
張悟本現(xiàn)象和上當受騙的心理定勢
暴力傷害和社會非正義
運動式“嚴打”無助于司法正義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