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科學理論與基礎知識信息傳輸技術原理及應用

信息傳輸技術原理及應用

信息傳輸技術原理及應用

定 價:¥45.00

作 者: 張樹京 等編著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計算機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21122309 出版時間: 201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4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信息傳輸技術原理及應用》內容廣泛,除了運用信息理論觀點來審視交通信息系統(tǒng)之外,重點介紹信息傳輸技術的原理和在道路與軌道交通運輸領域內的實際應用。本書共10章,具體內容包括:第1章信息與信息系統(tǒng),第2章信源編碼技術,第3章信道編碼技術,第4章數(shù)字調制技術,第5章信息傳輸網絡技術,第6章移動信息傳輸技術,第7章光纖信息傳輸技術,第8章軌道交通列車運行自動控制系統(tǒng),第9章智能公共交通信息系統(tǒng),第10章先進交通管理系統(tǒng)。前7章屬于信息傳輸技術的原理部分,后3章則屬于信息傳輸技術在交通領域內的應用案例。《信息傳輸技術原理及應用》可以用作交通信息工程專業(yè)本科生教材,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學科研究生教學參考書,也可以滿足從事交通信息工程專業(yè)技術人員培訓自學的需求。

作者簡介

  張樹京,1933年生,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任同濟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1953年畢業(yè)于北京鐵道學院電信工程系,1958年赴蘇聯(lián)列寧格勒鐵道學院攻讀微波通信專業(yè)研究生,1962年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1983~1988年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1989年調入上海鐵道大學任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曾任中國鐵道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鐵道學會副理事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信息科學部評議組成員,中國通信學會理事、會士,通信學報常務編委,中國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學會理事,上海鐵道學會常務理事兼信息技術委員會主任,國家科委獎勵辦公室交通學科評審委員等職。1991年起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L期從事通信和信號處理學科專業(yè)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教學方面,曾分別為本科生、研究生開設通信原理,數(shù)字通信原理、信息理論基礎、信息傳輸原理等多門課程;出版《通信系統(tǒng)原理》、《統(tǒng)計信號處理》、《信息傳輸原理》等多本教材。其中《通信系統(tǒng)原理》曾獲鐵道部優(yōu)秀教材一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教材獎和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科研方面,曾主持完成多個部級科研項目、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20多篇,多次參加或主持國際和全國性學術會議。

圖書目錄

第1章 信息與信息系統(tǒng)
1.1 信息與信息量
1.1.1 信息的屬性與量度
1.1.2 信息量
1.1.3 信息熵
1.2 信源
1.2.1 離散字符信源
1.2.2 連續(xù)模擬信源
1.2.3 數(shù)字編碼信源
1.3 信道
1.3.1 模擬調制信道
1.3.2 數(shù)字編碼信道
1.3.3 信道容量公式
1.4 信息系統(tǒng)
1.4.1 信息系統(tǒng)的組成與分類
1.4.2 通信信息系統(tǒng)
1.4.3交通信息系統(tǒng)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信源編碼技術
2.1 信源編碼器
2.1.1 信源編碼器模型
2.1.2 信源編碼效率
2.1.3 信源編碼技術分類
2.2 字符類信源編碼
2.2.1 熵編碼技術
2.2.2 算術編碼技術
2.3 音頻類信源編碼
2.3.1 量化編碼技術
2.3.2 差值編碼技術
2.3.3 預測編碼技術
2.4 視頻類信源編碼
2.4.1 正交變換編碼技術
2.4.2 多值正交函數(shù)集
2.4.3 矩陣變換編碼技術
2.5 多媒體信息壓縮編碼
2.5.1 音頻壓縮編碼技術
2.5.2 視頻壓縮編碼技術
2.5.3 音頻視頻聯(lián)合壓縮編碼技術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信道編碼技術
3.1 差錯控制
3.1.1 差錯控制方式
3.1.2 差錯控制分類
3.1.3 差錯控制碼的概念
3.2 線性分組編碼技術
3.2.1 分組碼的編碼算法
3.2.2 分組碼的譯碼算法
3.3 循環(huán)編碼技術
3.3.1 循環(huán)碼的編碼算法
3.3.2 循環(huán)碼的譯碼算法
3.3.3 BCH編譯碼技術
3.3.4 RS編譯碼技術
3.4 卷積編碼技術
3.4.1 卷積碼的編碼算法
3.4.2 卷積碼的譯碼算法
3.5 級聯(lián)碼技術
3.5.1 乘積碼
3.5.2 交錯碼
3.5.3 Turbo碼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數(shù)字調制技術
4.1 基帶數(shù)字信號傳輸
4.1.1 基帶數(shù)字信號的碼型
4.1.2 基帶數(shù)字信號的功率譜
4.1.3 基帶數(shù)字信號的傳輸性能
4.1.4 基帶數(shù)字信號的誤碼性能
4.2 二元數(shù)字調制技術
4.2.1 A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2.2 F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2.3 P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3 多元數(shù)字調制技術
4.3.1 MA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3.2 MF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3.3 MPSK信號的傳輸性能
4.4 最小頻移鍵控技術
4.4.1 MSK信號的特點
4.4.2 MSK信號的形成
4.4.3 MSK信號的功率譜
4.4.4 平滑調頻(TFM)
4.4.5 高斯最小頻移鍵控(GMSK)
4.5 多元正交調幅技術
4.5.1 QAM信號的形成
4.5.2 MQAM信號圖
4.5.3 參差正交調幅(SQAM)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信息傳輸網絡技術
5.1 信息傳輸網絡的構成
5.2 電路交換數(shù)據網
5.3 分組交換數(shù)據網
5.3.1 分組交換數(shù)據網的組成
5.3.2 分組交換數(shù)據網的基本結構
5.3.3 分組交換數(shù)據網的通信協(xié)議
5.4 數(shù)字數(shù)據網
5.4.1 數(shù)字數(shù)據網的組成
5.4.2 數(shù)字數(shù)據網的業(yè)務功能
5.4.3 幀中繼技術
5.5 局域網技術
5.5.1 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5.5.2 局域網的參考模型
5.5.3 局域網的訪問協(xié)議
5.5.4 高速局域網
5.5.5 無線局域網
5.6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
5.6.1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的功能
5.6.2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的接口標準
5.6.3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
5.7 互聯(lián)網技術
5.7.1 網絡互連設備
5.7.2 寬帶互聯(lián)網
5.7.3 互聯(lián)網協(xié)議
5.7.4 互聯(lián)網地址結構
5.8 接入網技術
5.8.1 接入網的功能
5.8.2 有線寬帶接入網
5.8.3 無線寬帶接入網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6章 移動信息傳輸技術
6.1 無線電波
6.1.1 電波輻射原理
6.1.2 高頻傳輸線
6.2 超短波天線
6.2.1 對稱振子
6.2.2 天線特性
6.3 超短波傳播
6.3.1 自由空間傳播
6.3.2 地面?zhèn)鞑?br />6.4 移動信息傳輸技術
6.4.1 多址技術
6.4.2 擴頻技術
6.4.3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
6.5 移動信息傳輸網絡
6.5.1 蜂窩式移動通信網絡
6.5.2 公眾移動通信網絡
6.5.3 專用移動通信網絡
6.5.4 移動自組織信息網絡
6.5.5 無線傳感器網絡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光纖信息傳輸技術
7.1 光纖信息傳輸原理
7.1.1 光纖簡介
7.1.2 光纖傳光原理
7.1.3 光纖的傳輸特性
7.2 光纖信息傳輸系統(tǒng)
7.2.1 光源和光發(fā)射機
7.2.2 光放大器
7.2.3 光檢測器和光接收機
7.2.4 光纖耦合器與光纖連接器
7.3 光同步數(shù)字傳輸網絡
7.3.1 準同步數(shù)字體系
7.3.2 同步數(shù)字體系
7.3.3 多業(yè)務傳輸平臺
7.4 光波分復用傳輸技術
7.4.1 光波分復用的概念
7.4.2 光波分復用和解復用技術
7.4.3 光波分復用網絡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軌道交通列車自動控制系統(tǒng)
8.1 軌道交通ATC系統(tǒng)的用戶需求
8.2 軌道交通ATC系統(tǒng)的結構框架
8.3 軌道交通ATC系統(tǒng)的具體功能
8.3.1 列車自動防護子系統(tǒng)功能
8.3.2 列車自動駕駛子系統(tǒng)功能
8.3.3 列車自動監(jiān)督子系統(tǒng)功能
8.3.4 計算機聯(lián)鎖子系統(tǒng)功能
8.3.5 數(shù)據通信子系統(tǒng)功能
8.3.6 設備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子系統(tǒng)功能
8.4 軌道交通ATC系統(tǒng)中的信息傳輸技術
8.4.1 列車運行控制方法
8.4.2 列車定位技術
8.4.3 車地無線通信技術
8.4.4 地面數(shù)據通信網絡
本章小結
第9章 智能公共交通系統(tǒng)
9.1 APTS的用戶需求
9.2 APTS的結構框架
9.3 APTS的具體功能
9.4 APTS中的信息傳輸技術
9.4.1 視頻分析與處理技術
9.4.2 地理信息系統(tǒng)
9.4.3 全球定位系統(tǒng)
9.4.4 APTS信息傳輸網絡
本章小結
第10章 先進交通管理系統(tǒng)
10.1 ATMS的用戶需求
10.2 ATMS的結構框架
10.2.1 硬件結構
10.2.2 軟件架構平臺
10.3 ATMS的具體功能
10.4 ATMS中的信息傳輸技術
10.4.1 交通信息采集技術
10.4.2 交通信息處理技術
10.4.3 交通信息傳輸技術
10.5 交通信息服務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