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期間,杜威訪問考察過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廣東、湖北、湖南等11個省和北京、上海兩市,還受聘于北京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一年。在他的學生胡適、陶行知、蔣夢麟的安排下,杜威還到各地去講演,其中比較系統(tǒng)的是在北京大學所作的“五大講演”和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所作的講演。杜威講演的內容涉及很多方面,其中包括16次關于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的講演,16次關于教育哲學的講演,15次關于倫理學的講演,3次關于現(xiàn)代三大哲學家的講演,此外還有關于哲學思想派別、現(xiàn)代教育趨勢、美國民主發(fā)展、實驗邏輯的系列講演,等等。胡適等人曾多次擔任講演的翻譯。這些講演的內容,都迅速在各種報紙雜志上刊登出來,一時間,中國廣大學者學子競相傳閱。僅杜威在華期間,他的“五大講演”就已經印10次,每次印數一萬冊。由此可見,杜威的講演在當時產生了多么大的影響。胡適、陶行知、蔣夢麟、郭秉文等在中國教育界頗有影響的人物,都曾是杜威的學生。他們的學術思想和教育實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杜威思想的影響,有的甚至以杜威思想為指導。杜威思想在舊中國的教育界和學術界的影響相當深廣,這與杜威中國之行有很大關系。胡適在《杜威先生與中國》一文中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痹谟绊懼袊耐瑫r,中國也對杜威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的女兒在((杜威傳》中這樣寫道:“杜威不僅對同他密切交往過的那些學者,而且對中國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由衷的敬佩。中國仍然是杜威所深切關心的國家,僅次于他自己的國家?!笨梢哉f,杜威的思想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著中國的思想文化界,特別是他的教育學說,對中國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影響極為深遠。毫不夸張地說,他的很多思想,即使在當今中國,也仍然有著振聾發(fā)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