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逵路:新一代批評家論中國當代藝術

逵路:新一代批評家論中國當代藝術

逵路:新一代批評家論中國當代藝術

定 價:¥35.00

作 者: 陳榮義 主編
出版社: 湖南美術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藝術理論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35638694 出版時間: 2010-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13 字數:  

內容簡介

  《逵路:新一代批評家論中國當代藝術》一書,收入新一代11位批評家的48篇批評文章以展現他們充滿個性的批評。選錄的文章不但能與當今中國多樣的藝術發(fā)展狀態(tài)同步,且較為全面地展現這個時代的批評面貌。這些文章內容涉及批評的自省、藝術史反思、藝術理論、展覽機制、藝術本體、藝術市場、藝術媒體、視覺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熱點問題。與前幾代批評家相比,他們的批評除了具有較強的實踐特點,且具有了較強的當代藝術理論支撐。今天,他們在所處藝術批評的逵路面前,所作的藝術批評的成績是清晰和確定的;明天,他們將可能創(chuàng)造充滿未知的輝煌的成就。由此,讓我們看到了中國藝術批評的希望和未來——江山代有新人出。

作者簡介

  陳榮義,1972年生于福建福安,2000年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yè).獲學士學位;畢業(yè)后任教于福建省集美大學藝術學院;2006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獲公共世術教育理論方向碩士學位:2007年凋入湖南美術出版社;2008年至2009年擔任湖南美術出版社北京圣之空間藝術中心助理藝術總監(jiān)?,F為湖南美術出版社學術圖書事業(yè)部副主任。2000年開始介入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策展和評論。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和長沙。主要作品有《,一千多年的意造》?!侗粊G棄的桌椅》、《在桃花盛開的時候》等。主要論文有《中國美術館的公共性研究》(《在實踐中反思:美術教育值得研究案例》陳衛(wèi)和編,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參加“新世紀的沖突與夢想:新銳批評家論壇”(北京墻美術館.2008年).策劃的主要展覽有“共震:沈也藝術展”(北京娑羅畫廊,2007年)、“走過:當代藝術家聯展?(北京圣之空間藝術中心,2009年)。

圖書目錄

陳榮義
江山代有新人出
盛葳
捍衛(wèi)批評
藝術史邏輯、全球化語境與卡通一代的實踐
反抗的終結與闡釋的焦慮——中國抽象藝術中的前衛(wèi)性及其當代反思
藝術史的”綁架”
段君
對多媒體和網絡藝術的批評與研究
對網絡批評與最近批評語言的分析
對中國各大雙年展的點評
中國當代藝術的當代性與主體性
鮑棟
繪畫:觀念與修辭
前衛(wèi)、后前衛(wèi)與更前衛(wèi)
未完成的語言學轉向
”網絡批評”的批評
卡通了又能怎樣?
王春辰
誰的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的上下文與立場
現實主義的影響與中國當代藝術
當代中國的繪畫與批評
”里希特”該結束了
造像與當代影像藝術
盧迎華
回到當代:懷負當代,多重世界
無的放矢——80年代與2000年后中國觀念創(chuàng)作的比照
偶然的觀念主義
何桂彥
“新媚俗”繪畫的三種類型
走向后抽象
不能將“挪用“庸俗化?
劉禮賓
中國抽象繪畫的闡釋
“挪用”何以流行?
”再見”是一種必需的態(tài)度
作為象征的海外華人——藝術批評中的本體缺失
數碼攝影的普及和“形象的狂歡”
盧緩
戲出來的虛擬藝術——有關年輕一代藝術的新動向
走出蜜月的技術與藝術——中國新媒體藝術的現狀和展望
中國策展人的”國際”轉向
”內向的視閾”與“外向的視閾”——論水墨成為一個擴大了的開放平臺
方法之后策略之外——修史熱背后的冷思考
杭春曉
語境轉換與當代批評——由王南溟、皮道堅的爭論談起
藝術是否需要自證7——有關藝術表達中思想與手感的反思
流行的”空洞“:當圖像被技術化之后
當代性:取決于”表達”
新東方繪畫:幻象與精神表達的重建——中國工筆畫”語意結構”轉變中的”當代性”
杜曦云
對“批判媚俗”的批判
學科錯置:無效的藝術拓域
信仰·現場·微觀敘事
觀念攝影與紀實攝影的互涉
中國當代藝術的主體性問題
付曉東
“不靠譜青年”的趣味轉向——談70一代精神癥候特征的藝術呈現
柳暗花明——當代藝術中的后傳統現象
媒體與批評
雙年展的隱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