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特種醫(yī)學核醫(yī)學

核醫(yī)學

核醫(yī)學

定 價:¥35.00

作 者: 呂中偉,王培軍 主編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核醫(yī)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280114 出版時間: 201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16開 頁數(shù): 25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核醫(yī)學》包括四篇共計22章?!昂酸t(yī)學總論篇”重點闡述核醫(yī)學及其相關知識的基本概念,核儀器和放射性藥物的基本原理和質量控制,以及放射衛(wèi)生防護的基本知識。“診斷核醫(yī)學篇”按系統(tǒng)詳細介紹各種核醫(yī)學顯像的基本原理和臨床應用,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以提高讀者臨床綜合應用能力。“治療核醫(yī)學篇”主要介紹目前常用核素治療的基本原理、治療后的臨床醫(yī)學知識等?!皩嶒灪酸t(yī)學篇”以實驗核醫(yī)學為基礎介紹各種常用檢測技術的原理和應用,并附有個案教學。作為教學用書,對核醫(yī)學醫(yī)生的素質培養(yǎng)和未來也作了展望?!逗酸t(yī)學》作為高等醫(yī)學院校五年制和高學年制醫(yī)學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核醫(yī)學專業(yè)人員、臨床醫(yī)師的參考書籍。

作者簡介

暫缺《核醫(yī)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節(jié) 概論/1
一、核醫(yī)學的學科內容/1
二、核醫(yī)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現(xiàn)狀/l
三、怎樣學習核醫(yī)學/2
第二節(jié) 核醫(yī)學的特點/3
一、影像核醫(yī)學的特點/3
二、放射性核素治療特點/3
第一篇 核醫(yī)學總論
第一章 核物理基礎知識
第一節(jié) 基本概念/7
一、原子的結構/7
二、元素與同位素/7
三、核素與同質異能素/7
第二節(jié) 放射性衰變/8
一、原子核的穩(wěn)定性/8
二、衰變的類型/8
三、衰變的規(guī)律/9
第三節(jié) 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0
一、帶電粒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lO
二、光子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1
第二章 核醫(yī)學儀器
第一節(jié) 臟器功能測定儀/12
第二節(jié) 顯像儀器/12
一、γ照相機/12
二、SPECT/13
三、PET/13
四、PET/CT與SPECT/CT/14
第三節(jié) 體外放射測量用儀器15
一、γ閃爍計數(shù)器/15
二、液體閃爍計數(shù)器/15
三、放射性活度測量儀(簡稱活度計)/16
第四節(jié) 放射防護用儀器/16
第五節(jié) 核醫(yī)學儀器的質量控制/16
一、核醫(yī)學圖像的校正/16
二、探頭的質控指標測試/17
三、探頭的維護/17
第三章 放射性藥物
第一節(jié) 放射性藥物的基本概念/18
一、定義/18
二、特點/18
第二節(jié) 放射性藥物的制備與質量控制/19
一、醫(yī)用放射性核素的來源/19
二、放射性藥物的制備方法/19
三、放射性藥物的質量控制/20
第三節(jié) 診斷與治療用放射性藥物/20
一、放射性藥物的基本要求/21
二、體內診斷用放射性藥物/22
三、體內治療用放射性藥物/23
第四節(jié) 放射性藥物的攝取機制/23
一、特異性攝?。?3
二、代謝性陷入/23
三、特異性結合/24
四、通道、灌注和生物分布區(qū)/24
五、簡單擴散/24
六、特殊價態(tài)物質攝取/24
七、化學吸附/24
八、微血管栓塞和攔截/24
九、細胞的吞噬和胞飲作用/24
十、排泄和清除/24
第五節(jié) 放射性藥物的正確使用/25
一、正確使用總原則/25
二、小兒應用原則/25
三、育齡婦女應用原則/25
四、不良反應及其防治/25
第四章 放射衛(wèi)生防護
第一節(jié) 輻射劑量單位/26
一、照射量/26
二、吸收劑量/26
三、當量劑量/26
四、有效劑量/26
第二節(jié) 放射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措施/27
一、輻射防護目的與原則/27
二、外照射防護措施/27
三、內照射防護/28
四、核醫(yī)學診療的輻射防護/28
第二篇 診斷核醫(yī)學
第五章 影像核醫(yī)學概論
第一節(jié) 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33
第二節(jié) 放射性核素顯像的基本原理/34
一、以正常組織高度攝取的放射性藥物顯像/烈
二、以被病變組織高度攝取的放射性藥物進行顯像/36
三、以通過和積存在正常腔隙的放射性藥物進行顯像/36
四、能被組織細胞表面的受體攝取的放射性藥物/37
第三節(jié) 正電子顯像的基本原理/37
第四節(jié) 放射性核素顯像的類型和主要特點/38
一、靜態(tài)顯像/38
二、動態(tài)顯像/38
三、平面顯像/39
四、斷層顯像/39
五、全身顯像/40
六、局部顯像/40
七、延遲顯像/40
八、靜息顯像/40
九、負荷顯像/40
第五節(jié) 放射性核素顯像的影像分析/4l
一、靜態(tài)圖像/41
二、動態(tài)顯像/4l
三、斷層顯像/41
四、放射性核素顯像中的偽影識別/41
第六節(jié) CT成像基本原理和影像分析/43
一、CT的成像基本原理/43
二、CT影像分析/43
第七節(jié) 圖像融合及應用/44
一、圖像融合的概念/44
二、醫(yī)學圖像融合的系統(tǒng)分類/45
三、圖像融合的過程/45
四、圖像融合在核醫(yī)學中的應用/46
第六章 PET/CT和分子影像
第一節(jié) PEII/CT臨床應用/48
第二節(jié) PET/CT在腫瘤中的應用/48
一、PET/CT腫瘤顯像基本原理/48
二、18F-FDGPET腫瘤顯像適應證/48
三、18F-FDGPET檢查程序/49
四、影像分析/50
五、臨床意義/5l
第三節(jié) PET/CT在神經和精神疾病中的應用/54
第四節(jié) PET/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56
一、原理和方法/56
二、臨床應用/57
第五節(jié) 比較影像學/58
第六節(jié) 分子核醫(yī)學概述/58
一、分子核醫(yī)學的理論基礎/59
二、分子核醫(yī)學的主要研究領域/59
第七章 心血管系統(tǒng)
第一節(jié) 心肌灌注顯像/63
一、原理與方法/63
二、影像分析/64
三、臨床應用/67
第二節(jié) 心肌代謝顯像/70
第三節(jié) 心血池顯像/70
一、平衡門電路法心血池顯像/70
二、首次通過心血池顯像/72
三、臨床應用/72
第四節(jié) 下肢靜脈顯像與深靜脈血栓探測/73
一、99mTc一大顆粒聚合白蛋白(MAA)下肢深靜脈顯像/73
二、99mTc一標記紅細胞靜脈顯像/73
三、111In標記自身血小板顯像/73
四、放射免疫顯像與多肽顯像/73
第五節(jié) 心血管系統(tǒng)比較影像學/74
一、心肌血流灌注和心肌活性的評價/74
……
第八章 內分泌系統(tǒng)
第九章 骨骼系統(tǒng)
第十章 泌尿系統(tǒng)
第十一章 呼吸系統(tǒng)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tǒng)
第十三章 消化系統(tǒng)
第十四章 淋巴系統(tǒng)
第十五章 腫瘤
第十六章 小兒核醫(yī)學
第三篇 治療核醫(yī)學
第四篇 實驗核醫(yī)學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