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是我國古代四大儒家孔子、孟子、子思、曾參的代表作。宋代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從《禮記》中把《大學》、《中庸》兩卷抽出和《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刊刻問世。這部《四書直解》原名《四書集注直解》,是明代兩朝帝師、萬歷首輔(宰相)張居正同翰林院講官專為萬歷皇帝量身定做的宮內讀本。而萬歷皇帝即位時只有十歲,所以《四書直解:兩朝帝師張居正白話講本》以最通俗的白話文寫成,同時還融入了大政治家張居正等人對歷代王朝興衰的總結,以及對重大歷史教訓的獨特見解和銳意進取的改革思想。據《康熙朝實錄》載,清康熙二十三年四月三十日(1684年6月12日),康熙帝在批牛鈕、徐乾學等講官的奏折里寫道:“朕閱張居正尚書、四書直解,篇俱精實之義,無泛設之詞。”今本《四書直解》,以消八旗經正書院刻奉(徐本)《四書集注隨解》二十七卷為藍本,整理出版。《四書直解:兩朝帝師張居正白話講本》雖為古本,但是為孩提時代的萬歷皇帝所講,所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閱讀《四書直解:兩朝帝師張居正白話講本》不但以幫助讀者領悟儒家的四大經典著作,還可以了解當時皇家的教育情況,對提高行政領導藝術亦極有參考價值,所以說史是當今國學入門的最佳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