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中國詮釋學(第七輯)

中國詮釋學(第七輯)

中國詮釋學(第七輯)

定 價:¥35.00

作 者: 洪漢鼎,傅永軍 主編
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哲學理論

ISBN: 9787209052665 出版時間: 2010-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6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千禧年之際,我曾有出版兩套叢書的計劃,一套是介紹當前國際上關(guān)于詮釋學研究的優(yōu)秀著作,另一套是我國國人有關(guān)詮釋學解釋的論著。后一套叢書曾以“詮釋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名稱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自2001年出版,現(xiàn)已出版了8本。前一套叢書由于翻譯和版權(quán)諸問題,直至今日才得以由商務(wù)印書館問世。詮釋學作為一門西方顯學,雖然早在1963年我國《哲學譯叢》第9期已刊登了由水羊木先生翻譯的德國學者0.貝克爾所寫的《藝術(shù)審美尺度的超驗問題質(zhì)疑:H.G.卡達穆爾(真實性和方法·哲學詮釋學綱要)》一文(卡達穆爾即為伽達默爾),此后,在70年代,也有一些翻譯過來的蘇聯(lián)學者的文章中提到過解釋學和伽達默爾的哲學解釋學,但其真正為中國學者自己加以研究,則晚在20世紀80年代。不過,盡管時間并不太長,然而由于其生命力之旺盛,卻在短時間內(nèi)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作者簡介

暫缺《中國詮釋學(第七輯)》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詮釋學總論
 保羅•利科/文 洪漢鼎/譯詮釋學的間距化功能
 保羅•利科/文 洪漢鼎/譯文本是什么?
  ——說明(Explanation)和理解(Understanding)
 杰克•門德爾松/文 鐵省林 李蠢/譯哈貝馬斯與伽達默爾之爭
伽達默爾的詮釋學
 張能為 伽達默爾與當代社會技術(shù)化、信息化問題
 李清良 伽達默爾自相矛盾嗎?
  ——“視域融合”說辨析兼論闡釋學辯證法的立足點
 周建漳 試論伽達默爾解釋學的本體論觀念及其意義
 黃小洲 論羅蒂對伽達默爾教化思想的誤讀
經(jīng)典詮釋與中國解釋理論
 葉錦明 論老子“自然”觀念的詮釋問題
 陳堅 從“表法”到“心法”與從“表法”到“塵法”
  ——慧能號法藏不同的詮釋學路徑及其與宋明理學的關(guān)聯(lián)
 譚潔 論恢虛大師的佛典詮釋藝術(shù)
 王小婷 重源慎流
  ——從戴震對《詩經(jīng)•國風》的研究淺析其訓(xùn)詁學的主要傾向
 王慧茹 焦循“論語學”的經(jīng)典詮釋
 衛(wèi)春回 簡論20世紀40年代后期自由主義學人對孫中山學說的詮釋
西方詮釋學
 周梧喬 詮釋與當代分析哲學(一)
 陳治國 作為方法的解構(gòu)
  ——“海德格爾與形而上學之解構(gòu)”導(dǎo)論(二)
 趙東明 存在論詮釋學視域中的主體問題
  ——兼論巴迪歐對存在論詮釋學及主體詮釋學的挑戰(zhàn)
 黃啟祥 對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中“預(yù)言”定義的一個理解
詮釋與文化建構(gòu)
 王才勇 文化間性問題論要
 付洪泉 詮釋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當代命運
 聶濟冬 漢晉道德風氣演變及其現(xiàn)代啟示
詮釋學與中國
 陳治國 2008:詮釋學與中國
 洪漢鼎 《詮釋學譯叢》序
書評
 黃小洲 細節(jié)的積累,鑄就學術(shù)的輝煌
  ——何衛(wèi)平教授新作《解釋學之維》簡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