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要幫助你去面對一生中必須要時時刻刻面對的一個人——你自己。本書中的內容其實并不新鮮,事實上,自從所羅門王甚至更早的時候,這些理論已經廣為人知。人們一旦知道怎樣把書中的習慣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他們就能夠擁有快樂而滿足的人生。現代認知心理學家,如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貝克(A.T.Beck)、馬哈尼(M.J.Mahoney)、梅辰保(D.Meichenbaum)和拉薩魯斯(Amold Lazarus)的作品以及他們的科學觀點,哲學家如提圖斯(Titus)和奧瑞里亞斯(Marcus Aurelius)的論著,這些研究發(fā)現以及歷史上其他一些偉大思想家的貢獻都給我們揭示了部分真理,這些真理建基于傳統(tǒng)的信仰(神圣的話語)和某些我們在本書中要和你分享的原則。這些原則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并且行之有效。上帝就是通過這些原則來擊破長期禁錮人類頭腦的謊言。盡管我們面臨重重挑戰(zhàn),大多數人仍然希望自己成為誠實善良而且快樂的人,讓自己能從容面對,游刃有余。頗具諷刺意義的是,我們用來讓自己快樂的方法反而帶來不快樂。我們拼命要抓住一些不可能抓住的東西??鞓返囊饬x何在?我們可以這樣定義:持久的美好感受,對人生、他人和自我保持的良好狀態(tài)。我們還可以這樣定義快樂:不存在心靈上和情感上的痛苦和不舒適感?!妒ソ洝钒芽鞓贩Q為“福氣”。福氣、快樂、幸福、豐盛,這些都令人羨慕和向往。那些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的人,他們惟喜愛上帝的律法,誡命、話語和教導。在登山寶訓中,耶穌告訴我們那些有福的人是什么樣的。他們在屬靈上豐盛,也就是說,無論外在環(huán)境怎樣,他們在上帝喜愛的律法和救恩中找到了一生的喜樂和滿足。你對快樂的定義是什么?在你回答這個問題之后,我們想讓你知道,快樂是能夠獲得的,你可以在心靈的最深處感受到真正的快樂,并保持下去。你不必成為周圍環(huán)境、某個事件或人際關系的犧牲品,也不必長期陷于痛苦中而無法自拔。這本書要幫助你,讓你擁有渴望已久的快樂,使你成為你所希望的那個人。你可以從此快樂地直面自己的生活,并進而感染周圍的人。我們把它命名為“誤區(qū)療法”,它要求人們把真理引入到自己的價值系統(tǒng),包括我們的哲學觀念、需求、期待、道德和情感的揣測以及自我的思維。真理會釋放人們得自由。耶穌基督是活出來的道。一旦真理被灌注到我們每個想法中去,我們就可以拿起治療的掃帚,掃盡捆綁我們的謊言和誤區(qū)。之后我們就會發(fā)現,自己的生活得到徹底改變,變得更快樂、更美好。我們希望其他的專業(yè)人士也能加入這次激動人心的發(fā)現之旅,和我們一起去發(fā)現在基督里的真理就是一種受教的生存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可以讓我們的人性走向完全,恢復內心某些已喪失的功能,并且能夠讓我從混亂的精神世界走出來,獲得心靈的自由。我們也請求在心理學上接受過培訓的讀者能夠予以寬容,因為在本書中你們很少能找到技術性術語。我們有意避免使用心理學術語,好讓所有的讀者能夠滿意。最近,我們對六個月內在我們中心接受輔導的每位來訪者進行了電話跟蹤調查,目的是要了解誤區(qū)療法是否有效。受訪者中95%的人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改善。不僅如此,他們還能具體說明有哪些行為發(fā)生了改變,他們對自己接受的治療以及在生命中取得的成效非常滿意。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衷心向你推薦這本書,而且希望你能把這些步驟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給你的生活帶來真實的改變。你將掌握一些原則,并且希望自己一生都能遵照這些原則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