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經濟財政、金融財政稅收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導論

定 價:¥34.50

作 者: 黃達 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文庫
標 簽: 財政稅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0107790 出版時間: 2009-07-01 包裝: 精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 305 字數:  

內容簡介

  “中國文庫”主要收選20世紀以來我國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科學文化普及等方面的優(yōu)秀著作。這些著作,對我國百余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發(fā)展產生過重大積極的影響,至今仍具有重要價值,是中國讀者必讀、必備的經典性、工具性名著。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時代震撼智慧的學論、啟迪民智的典籍、打動心靈的作品,是時代和民族文化的瑰寶,均應功在當時、利在千秋、傳之久遠。“中國文庫”收集百余年來的名著分類出版,便是以新世紀的歷史視野和現實視角,對20世紀出版業(yè)績的宏觀回顧,對未來出版事業(yè)的積極開拓,為中國先進文化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大凡名著,總是生命不老,且歷久彌新、常溫常新的好書。中國人有“萬卷藏書宜子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有當前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時代要求,中華大地讀書熱潮空前高漲?!爸袊膸臁边x輯名著奉獻廣大讀者,便是以新世紀出版人的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幫助更多讀者坐擁百城,與睿智的專家學者對話,以此獲得豐富學養(yǎng),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為此,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堅持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以登高望遠、海納百川的廣闊視野,披沙揀金、露抄雪纂的刻苦精神,精益求精、探賾索隱的嚴謹態(tài)度,投入到這項規(guī)模宏大的出版工程中來。

作者簡介

  黃達(1925~),天津市人。經濟學家、教育家。曾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校長。本書曾榮獲1986年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全書共六章,分析了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的必要性,論述了貨幣流通與市場供求平衡的基本內涵、信貸收支和財政收支之間的關系,并提出了正確解決建設資金供求矛盾是實現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的關鍵這一重要論斷,初步確立了我國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理論體系。本書使用的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問題的提出以及從何人手
 第一節(jié) 問題的提出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的理論研究還有待推進
  有關疑難問題舉例
  理論上解決綜合平衡問題的迫切性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
  只是財政金融問題中的一部分
 第二節(jié) 從何人手
  首先要正確解決從何入手的同題
  財政收支和信貸收支都是貨幣收支
  貨幣收支系統(tǒng)——貨幣流通
  財政收支和信貸收支在貨幣流通中的地位剖析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可從貨幣流誦入手
第二章 貨幣流通與市場供求平衡
 第一節(jié) 流通中的貨幣不只是現金
  流通中的貨幣不只是現金
  應科學地理解馬克思有關這一問題的論述
  不應把資金與貨幣絕對地對立起來
  根子還在于不承認生產資料是商品
 第二節(jié) 流通中貨幣的各種形態(tài)
  現金都有哪些
  現金沉淀
  現實流通的貨幣與潛在的貨幣
  存款種類
  結算中的貨幣
  銀行自有資金
  活放活收貸款的未動用限額
  流通中貨幣的圖示
 第三節(jié) 流通中的貨幣量和貨幣必要量
  流通中貨幣量的層次
  貨幣必要量與貨幣必要
  量相對應的是現實流通的貨幣量
  分析現實經濟問題必須估計V的變化
  一定時點的貨幣量
  與一定時期的平均貨幣量
 第四節(jié) 市場供求
  貨幣流通與市場供求
  現實的購買力與潛在的購買力
  消費資料的市場與生產資料的市場
  供求的平衡與不平衡
  供求、物價和國民收入的再分配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生產比例是決定供求狀況的基礎
  供求矛盾中的結構不平衡
  彈性
  如何判斷市場狀況
 第五節(jié) 保持市場物價基本穩(wěn)定的方針
  市場物價方針的選擇和財政信貸綜合平衡
  基本穩(wěn)定的方針是我們的一貫選擇
  堅持基本穩(wěn)定方針和背離這一方針的交替出現
  除基本穩(wěn)定的方針外別無其他選擇
  不斷降價的方針
  通貨膨脹的方針
  絕對穩(wěn)定的方針
  “基本”應該如何理解
  擴張和緊縮均為保持基本穩(wěn)定所必需
第三章 信貸收支
 第一節(jié) 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貨幣都是通過信用
  程序投入流通的
  現實經濟中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都是通過發(fā)放貸款投入流通的
  歷史上是先有存款后有貸款
  隨銀行信用的發(fā)展貸款也可引出存款
  吸收存款仍然是現代商業(yè)銀行擴大業(yè)務
  活動的基礎
  從整個銀行體系看則會出現相反的結論
  在我們的經濟生活中也是貸款先于存款
  不存在尚未運用的信貸資金來源
 第二節(jié) 對銀行信貸力量的分析
  銀行擴大信貸在技術上的無限可能和在經濟上的客觀界限
  舉個例子
  銀行信貸力量在社會產
  品分配上的反映
  計劃存款和組織存款的意義
 第三節(jié) 信貸資金來源和運用的期限問題
  資金來源的期限如何劃分
  可長期支配的資金
  來源是否一定可用于長期貸放
  資金運用的期
  限如何劃分
  安排各項資金運用的順序
  發(fā)放長期信貸的條件
 第四節(jié) 短期信貸與信貸收支平衡
  物資保證原則
  對物資保證原則與貨幣流通相
  互關系的通常理解
  問題還有復雜之處
  必需有補充的平衡措施
  信用發(fā)行
  由體制原因引起的無物資保證貸款
 第五節(jié) 長期信貸和信貸收支平衡設備貸款
  設備貸款與短期信貸的聯系設備貸
  款投放的貨幣中也有一部分轉化為潛在的貨幣
  發(fā)放設備貸款也并非必然導致貨幣過多
  財政借款及其與信貸收支平衡
  金銀占款
  外匯占款
  黃金外匯占款與信貸收支平衡
  關鍵在于潛在貨幣增長的潛力
 第六節(jié) 信貸差額、信用膨脹和平衡信貸收支的措施
  對信貸差額的通常解釋應該怎樣解釋為妥
  回答第三節(jié) 留下的一個問題信用膨脹
  如何平衡信貸差額
  要實現信貸收支平衡只控制現金是不充分的
  關鍵應是控制貸款的發(fā)放
第四章 財政收支
 第一節(jié) 為了便于討論的幾點約定
  財政收支的范圍
  所謂預算外資金
  什么叫財政收支平衡
 第二節(jié) 財政收支與貨幣流通、與購買力形成
  財政收支與貨幣流通
  財政收支對現實流通的
  貨幣與潛在的貨幣對比的影響
  彌補差額的貨幣從何而來
  赤字與現金發(fā)行
  財政收支對貨幣流通影響的簡單概括
  財政收支與社會購買力的形成
 第三節(jié) 保持經常性收支的平衡是不是惟一的選擇
  怎樣的經常性收支對比最理想
  一個最簡化的模型
  向接近實際的方向前進一步
  把這個模型與銀行信貸模型結合起來
  需要形成能比較近似地反映復雜的客觀經濟過程的觀念
 第四節(jié) 財政的虛收問題虛收實支
  虛收形成的具體途徑
  虛收所反映的矛盾并不限于虛收數量的本身
  虛收存在時的財政平衡問題
  虛收是純消極因素
第五章 財政信貸必須統(tǒng)一平衡
第六章 正確解決建設投資資金供求的矛盾是實現財政信貸綜合平衡的關鍵
附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