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東西流水終相逢

東西流水終相逢

東西流水終相逢

定 價:¥35.00

作 者: 張西平 著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文化

ISBN: 9787108033857 出版時間: 2010-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從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轉(zhuǎn)向中西哲學比較和西方漢學研究,最終在海外漢學研究領域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這本文集展示了作者的學術理路。做與自己賴以生活的土地密切相關的學問,這是作者選擇學術轉(zhuǎn)換的情感依托。漢學研究的天地很大,從他人的眼中,能更清楚看清自己。

作者簡介

  張西平,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治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副院長。長期從事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國基督教史和歐洲漢學史的研究工作。主編了《國際漢學》雜志,主要代表著作有《中國和歐洲早期哲學和宗教交流史》、《傳教士治學研究》等。

圖書目錄

風雨驟 青燈黃卷寫春秋
  歷史是自然的復活
  在交流與會通中發(fā)現(xiàn)真理…
  為自己的生命而寫作
  現(xiàn)代化與現(xiàn)代性雙重矛盾下的中國
  交融與會通——民初中國基督宗教思想的改革與變遷…
  重新回到平等對話的起點上
  追尋世界近代思想的起源
  應重視對西方早期漢學的研究
  進入中西語言交流之門
  漢學研究三題
  歐美漢學史之回顧
  舊刊有新知
  簡議傳教士漢學
  東西流水, 終解兩相逢
  向往東方——萊布尼茨(《中國近事》的思想文化意義
  在世界范圍內(nèi)書寫中國學術與文化——寫在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成立之際
  人文主義是外語大學教育的本質(zhì)
  中西文化的偉大相遇
  在歷史中探中西會通,在神圣中究天人之際
  
  千古興亡事 知音兩三人
  意大利:馬可波羅的故鄉(xiāng)漢學的國度——讀意大利漢學家白佐良、馬西尼新作《意大利與中國》
  認識西方文化的艱難步伐——讀吳伯婭的《康雍乾三帝與西學東漸》
  傳教士漢學的重要著作——讀來華耶穌會士李明的《中國近事報道》
  明末清初中國天主教史研究的新進展——讀余三樂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明末清初北京天主堂》
  西方文獻中的北京——寫在《中國新史》出版之際
  清代江南天主教史的一幅真實畫卷——讀《清初耶穌會士魯日滿常熟賬本及靈修筆記研究》
  漢學作為思想和方法論——從于連的《經(jīng)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談起
  日本中國學研究的啟示——讀錢婉約的《從漢學到中國學》
  薩義德的《東方學》與西方漢學——讀李雪濤的《日耳曼學術譜系中的漢學—德國漢學之研究》
  中國現(xiàn)代學術轉(zhuǎn)型的德國背景——讀葉雋的《主體的變遷:從德國傳教士到留德學人群》
  康熙朝重要的來華傳教士:傅圣澤——讀《中國對法國哲學思想形成的影響》
  跨文化視域中的德國漢學
  “他者”眼里的中國——讀樂黛云主編的《中學西漸叢書》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歐洲“中國形象”的塑造者
  中西初識 驚鴻一瞥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閑暇細語
  德國漫步
  中秋夜我們相識又分手
  古城龐貝小記
  萊頓漢學研究院圖書館略記
  羅馬訪書記
  羅馬抒懷
  圣城羅馬
  Bad Kreuznach的圣誕之夜
  Bamberg小記
  聲塵寂寞系恒常——記徐梵澄先生
  荒江野老素心人——《國際漢學》編后記小匯
  那拉提草原隨想:五彩的感覺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