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狂潮迭起,潛流涌動,外有殖民侵略,內有農民起義,窮:占百姓身受多重壓榨,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迫于生計,大批中國勞工賣身給“豬仔館”出洋謀生,而他們一旦賣身,便不再擁有贖身的自由……唐念祖,李倉和蘇文清三個年輕人,試圖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不惜跨越生死,成為“豬仔”中的一員,抵至大洋彼岸尋夢淘金。他們和數萬華工一起,忍受著微薄的薪資、艱辛的勞作,同時還要面對死亡的威脅。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境遇下,美國華工憑借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與勤勞,用七年的時問完成了預計十四年才能結束的浩大工程,以“修建萬里長城”的精神,修筑了一條“改變美同國運”的太平洋鐵路。這條鐵路不僅被稱為“內華達山上的中國長城”,還被英國BBC評為自工業(yè)革命以來世界七大人工業(yè)奇跡之一。盡管英國華工為這條鐵路傾注了所有,乃至生命,但在鐵路的竣工典禮上,卻沒有一個中國人被邀請列席,沒有一個人提到中國人究竟為這條鐵路付出了多少代價。銘記這段歷史的,從剩下鐵路兩旁那一排排默默無名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