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導言
1.1 公共關系的本質
1.2 政府的本質
第2章 政府公共關系的理念
2.1 政府公共關系與企業(yè)公共關系——公共關系的緣起
2.2 政府公共關系的概念分析
2.3 政府公共關系的目標
第3章 政府公共關系的源流與發(fā)展
3.1 政府公共關系的萌芽
3.2 西方政府公共關系的源流與發(fā)展
3.3 政府公共關系的發(fā)展趨勢
3.4 中國政府公共關系的源流與發(fā)展
第4章 政府公共關系主體
4.1 政府公共關系組織機構
4.2 政府公共關系的制度與機制
4.3 公務員的公關意識、素質與能力
第5章 政府公共關系職能
5.1 政府公共關系的職能探析
5.2 政府公共關系職能定位
5.3 充分發(fā)揮政府公共關系職能
第6章 政府的公眾對象與輿論環(huán)境
6.1 政府公眾及其分類
6.2 政府目標公眾分析舉要
6.3 政府的公眾環(huán)境
6.4 公眾輿論
6.5 公眾輿論環(huán)境
第7章 政府公共關系媒介
7.1 政府公共關系與傳播媒介
7.2 信息化與全球化背景中的政府與媒介
7.3 大眾傳播媒介
7.4 網絡傳播技術
7.5 組織自控媒體
7.6 公眾活動平臺
7.7 人際溝通媒介
7.8 政府公關的媒介運作原理
第8章 政府公共關系的工作程序
8.1 政府公共關系調查
8.2 政府公共關系策劃
8.3 政府公共關系實施
8.4 政府公共關系評估
第9章 政府公共關系傳播的模式與方法
9.1 政府公共關系傳播的基本模式
9.2 把關人理論與兩級傳播模式
9.3 3S論與議題設置論
9.4 霍夫蘭的說服模式
9.5 流言
第10章 政府政策過程中的傳播
10.1 新的政策環(huán)境呼喚政府公共關系
10.2 政策效果與政府公共關系
10.3 政策制定中的媒體傳播
10.4 現(xiàn)有制度化利益輸入渠道的局限性
10.5 大眾傳媒在利益表達中的特色和優(yōu)勢
10.6 媒體限度在利益表達中的體現(xiàn)及影響
10.7 提高媒體利益表達效力的途徑
10.8 政策執(zhí)行中的媒體傳播
10.9 公共政策傳播機制的演變
10.10 政府公共關系新課題:議題管理
第11章 政府信用與公共信息傳播
11.1 政府信用概念
11.2 政府信用的構成與評估
11.3 政府信用與政府公共信息傳播
11.4 政府信用缺失的傳播因素分析
第12章 政府形象管理
12.1 政府形象概論
12.2 政府形象調查與規(guī)劃
12.3 政府形象導入
12.4 政府形象評估
第13章 政府公共關系危機管理
13.1 危機管理概念辨析
13.2 政府公共關系危機概念分析
13.3 政府公共關系危機的類型
13.4 政府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原則與策略
13.5 政府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操作流程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