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導言
第一節(jié) 何謂社會資本
第二節(jié) 為什么政黨領導離不開社會資本
一、政黨領導的含義
二、政黨領導與社會資本的關系
第三節(jié) 中共在領導活動中如何利用社會資本
第四節(jié) 社會革命、社會建設的社會資本含義
一、社會革命的社會資本含義
二、社會建設的社會資本含義
第一章 血緣、親緣、地緣共同體與社會資本
第一節(jié) 血緣、親緣共同體中的家庭與家族
一、婚姻、生育與家庭、家族
二、家庭與倫理
第二節(jié) 地緣共同體中的權威與鄉(xiāng)紳治理
一、鄉(xiāng)紳的由來
二、鄉(xiāng)紳權威的獲得
三、鄉(xiāng)紳治理中的禮治秩序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中國社會的社會資本特征
一、“差序格局”中的道德倫理與社會合作
二、由“差序格局”所形成的社會資本構成與特征
第二章 社會變遷、社會革命與新社會網絡
第一節(jié) 革命前夕的社會變遷與社會資本
一、鄉(xiāng)村社會結構變遷與士紳權威瓦解
二、城鄉(xiāng)民間力量的發(fā)展與變遷
三、革命前夕社會精英初步接觸共產主義
四、革命前夕的社會資本特征
第二節(jié) 在革命中與關鍵性社會群體聯盟
一、嵌入:解放家庭婦女
二、支持:促進邊緣性群體主體化
三、團結:聯合中上層社會群體
第三節(jié) 民主實踐與社會革命
第四節(jié) 群眾路線與整頓基層組織
一、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
二、整頓黨的基層組織,鞏固群眾對黨的信任
第三章 合作社、國家建設、社會資本重建
第一節(jié) 中共領導下的合作社及其發(fā)展
一、合作社的思想與實踐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農民合作社
第二節(jié) 國家建設與新社會資本
一、國家建設的過程
二、新社會資本的形成
第三節(jié) 社會資本變遷及衰敗
一、建立在自愿原則基礎上的合作社
二、背離自愿原則的合作社的衰落
第四章 反官僚主義與社會資本變遷
第一節(jié) 社會革命的目標與官僚制的矛盾
一、官僚制的含義
二、社會革命的目標:建立一個平等人際關系的“集體格局”
三、矛盾一:社會主義社會中官僚制無處不在
四、矛盾二:官僚制中上下級之間的“不合作”現象
五、矛盾三:從上向下授權的體制及“小圈子”社會
第二節(jié) 群眾運動、干部下基層、反官僚主義
一、反對官僚主義:整頓黨組織與群眾運動相結合
二、干部下基層
三、“鞍鋼憲法”:反對企業(yè)內部的官僚主義
第三節(jié) 反官僚主義的群眾運動與社會資本變遷
一、群眾運動的特點
二、群眾運動中的社會資本變遷
第五章 “解放”家庭與“差序格局”的新發(fā)展
第一節(jié) 家庭作為生產單位的積極效應
一、人民公社體制下受控制的家庭
二、聯產承包責任制下家庭的“解放”
三、蘇南模式與溫州模式各自的走向
第二節(jié) 家庭的變遷與“差序格局”的發(fā)展
一、家庭結構的變遷與社會資本演變
二、“差序格局”的新發(fā)展
第三節(jié) “解放”家庭與社會風氣變化
一、“私德”影響下的“民”風
二、“私德”影響下的“官”風
三、黨群、干群關系中的沖突
第六章 投資社會資本,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戰(zhàn)略一: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一、任何國家建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都依托于本國的文化土壤與時代背景
二、宗教、法治、教育、輿論等是建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最有力的手段
三、政黨成為倡導和建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發(fā)起者和參與者
四、眾多民間組織也是建立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參與者
五、啟示
戰(zhàn)略二:積極引導民間組織發(fā)展
一、民間組織的特點、分布與類別
二、當前黨對民間組織的領導方式
三、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四、加強并改善黨對民間組織的領導
五、案例三則
戰(zhàn)略三:以擴大群眾自治組織為載體投資鄉(xiāng)村社會資本
一、村民自治:一種村民自我組織形式
二、“支部+合作社”:一種投資社會資本的新模式
戰(zhàn)略四:積極推進社會協商,遏止社會“斷裂”
一、社會“斷裂”的含義及其表現
二、社會“斷裂”背景下的基層選舉民主
三、社會協商與協商民主的實現形式
四、協商民主的社會價值
戰(zhàn)略五:改善黨風以帶動民風
一、反對官僚主義與官僚陋習
二、遏止腐敗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