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

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

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

定 價:¥43.00

作 者: 楊學功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北京大學馬克思義哲學研究青年學者文叢
標 簽: 馬克思主義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166581 出版時間: 2010-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6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立足當代視野,借鑒哲學解釋學方法,通過對馬克思一系列文本的重新解讀,從哲學觀、存在論、世界觀、自然觀、歷史觀、人學等多維視角,揭示了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真實意義和當代價值,并對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建設作了探討?!冻秸軐W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的內容大多來源于作者對學術界研究的前沿和熱點問題的思考,有的就是作者直接介入學界相關爭論的產物。因此,與同類著作相比較,《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有兩個特點:一是前衛(wèi)性,即對學術研究前沿問題的探討;二是獨特性,即作者個人觀點的鮮明表達。《超越哲學同質性神話:馬克思哲學革命的當代解讀》的出版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產生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助于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建設和教材建設。

作者簡介

  楊學功,1963年生,四川簡陽人。1990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院),獲哲學碩士學位,200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現(xiàn)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并兼任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理事,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入學學會理事,北京市哲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當代社會理論。主要著作有《傳統(tǒng)本體論哲學批判》、《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與豐子義合著)、《馬克思主義哲學范疇在當代的發(fā)展》(與李德順合著)、《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的演變》(與吳元梁等合著)等。譯著有《馬克思主義之后的馬克思:卡爾·馬克思的哲學》(與徐素華合譯)。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北京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50余篇分別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轉載或轉摘。博士論文《本體論哲學批判》于2004年10月獲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的提名,2005年9月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yōu)秀博士論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圖書目錄

前言 現(xiàn)實中的學術與學術中的現(xiàn)實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的當代境遇
一 馬克思主義“當代性”問題的凸顯
二 馬克思主義仍然是“合乎時宜的”
三 正視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多樣化形態(tài)
四 關于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劃界
五 馬克思主義如何應對“危機”
六 擯棄教條主義和虛無主義
七 堅定不移地推進馬克思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
第二章 馬克思哲學經典文本的當代解釋
一 歷史文獻研究中的解釋學方法
二 解釋的客觀性和解釋學循環(huán)
三 從解釋學視角看馬克思文本研究
四 馬克思哲學研究的“文本依據”和“問題視域”
第三章 馬克思哲學觀的合理總結和當代確認
一 哲學觀:問題、名稱與論域
二 馬克思哲學觀的核心要義
三 恩格斯和列寧對馬克思哲學觀的總結
四 現(xiàn)當代西方哲學對馬克思哲學觀的確認
五 哲學觀反思與哲學研究的范式轉換
第四章 從哲學形態(tài)轉變看馬克思的哲學革命
一 “馬克思—恩格斯問題”與馬克思哲學實質之爭
二 怎樣看待馬克思“消滅哲學”的提法
三 在何種意義上把傳統(tǒng)西方哲學作為一種哲學形態(tài)來考察
四 馬克思哲學對傳統(tǒng)哲學形態(tài)的超越
第五章 馬克思哲學與存在論問題
一 中國哲學界相關研究述評
二 Ontology:譯名之爭
三 傳統(tǒng)本體論與現(xiàn)代存在論的劃界
四 傳統(tǒng)本體論哲學的基本特征
五 馬克思對傳統(tǒng)本體論哲學的批判和超越
六 馬克思哲學存在論的基本思想
第六章 馬克思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觀
一 關于“世界觀”的概念
二 馬克思的“現(xiàn)實生活世界”觀
三 從實踐的觀點“看”世界
第七章 如何理解馬克思的自然觀
一 對一個命題的兩種不同理解
二 馬克思自然觀的社會—歷史性質
三 關于“自然界的優(yōu)先地位”
四 馬克思自然觀與當代環(huán)境問題
第八章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當代價值
一 以《形態(tài)》和《宣言》為中心的“世界歷史”理論
二 “世界歷史”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三 “世界歷史”理論對當今全球化研究的價值
第九章 馬克思哲學與“人文關懷”
一 馬克思哲學中人文關懷維度被遮蔽的原因
二 實踐的觀點與人文關懷維度的關系
三 人:只有作為結果才能成為前提
第十章 “回到馬克思”與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
一 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幾種進路
二 哲學形態(tài)概念和形態(tài)學方法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諸種存在形態(tài)
四 建構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形態(tài)
第十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幾個公共問題
一 學術與現(xiàn)實
二 學科與學說
三 歷史與理論
四 體系與問題
五 返本與開新
附錄一 學術回顧與反思: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年(—)
一 從真理標準討論到哲學教科書體系改革
二 “問題意識”凸顯和領域(部門)哲學勃興
三 從“領域分設”到“路徑分化”
附錄二 在范式轉換的途中 ——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現(xiàn)狀的診斷和我們的選擇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