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近現代史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

定 價:¥30.00

作 者: 陳亞聯
出版社: 江西高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現代史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811327182 出版時間: 2009-09-01 包裝: 第1版
開本: 16 頁數: 216 頁 字數:  

內容簡介

  《道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內容簡介:從城市到農村,還是從農村到城市,曾經在十幾年里“爭得一塌糊涂”。中國革命沒有走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城市中心”的道路,而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革命勝利后,取得全國政權的中國共產黨又進行了一場適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結束了存在幾千年的私有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條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其路線圖大致是:上山——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工作重心轉移到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社會主義改造。

作者簡介

  陳亞聯,1971年2月生,安徽東至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鄧小平理論研究、黨的建設和黨史研究。著有《超越資本》(譯著、合著)、《林語堂的才情人生》、《浙江經驗與中國發(fā)展(黨建卷)》(合著)、《改革開放30年思想史》(合著)等,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歷史的經驗:攻占中心城市奪取政權
一、馬克思、列寧沒有說過農村包圍城市
1.暴力革命說
2.社會黨應當“從城市走向農村”
二、巴黎公社是“一個城市的起義”
三、十月革命是“城市中心”淪的成功先例
四、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道路的認識
1.對近代資產階級革命道路的認識
2.對暴力革命和農民問題的認識
第二章 大革命失敗后:敢問路在何方
一、面臨反革命政變的艱難抉擇
1.暴動還是妥協?
2.打國民黨旗幟還是打共產黨旗幟?
3.沒收大地主土地還是沒收一切土地?
二、以奪取大城市為目標的總暴動
1.策劃總暴動
2.全國各地的武裝起義
三、從“城市中心”向農村割據的艱難轉變
1.“上山”思想由來已久
2.各地起義隊伍都走向了農村
第三章 湘贛邊界探索新道路——工農武裝割據
一、井岡山上特殊的“山夫王”
1.初創(chuàng)井岡山根據地
2.“割據地區(qū)一天天擴大”
3.深入割據地區(qū)的土地革命
二、“左”傾盲動主義對毛澤東“上山”的指責
三、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形成
1.“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問
2.毛澤東系統總結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四、井岡山經驗對中國革命道路的影響
1.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割據的指示
2.各割據地“學江西井岡山的辦法”
3.把中國革命引向勝利之途
第四章 贛南閩西工農武裝割據進一步發(fā)展
一、圍魏救趙,紅四軍進軍贛南閩西
1.柏路會議決定“圍魏救趙”
2.移師千里,轉戰(zhàn)贛南
3.落腳東固山
4.聞井岡山失守,進兵閩西
二、創(chuàng)造新的割據模式
1.軍閥混戰(zhàn)局面有利于割據地區(qū)發(fā)展
2.長汀決策連片割據
3.公開割據和秘密割據相結合
4.贛南閩西“伴著發(fā)展”
5.形成中國特色土地革命路線
三、反對城市中心淪,抵制立三路線
1.立三路線錯在哪里?
2.抵制立三路線
四、以鄉(xiāng)村為中心,“農民必須由無產階級政黨領導”
1.紅四軍黨內的爭論
2.古田會議與黨的無產階級化問題
第五章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基本理論的提出
一、以鄉(xiāng)村為中心——農村包圍城市理淪的提出
1.“四五復信”,新的革命道路理論呼之欲出
2.復信林彪,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理論形成
3.羅坊會議強化農村包圍城市道路
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1.周恩來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2.朱德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3.瞿秋白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貢獻
三、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
第六章 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發(fā)展與曲折
一、農村包圍城市道路越走越寬廣
1.三破“鐵圍”,中央革命根據地形成
2.各地根據地建設蓬勃發(fā)展
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對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破壞
1.要求在大城市“真正”準備武裝起義
2.“城里出馬列主義”還是“山上出馬列主義”?
3.贛南會議毛澤東受到錯誤批判
4.“九一八”以后王明提出紅軍要奪取中心城市
三、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喪失
第七章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偉大勝利
一、遵義會議后中國革命真正開始“走自己的道路”
1.從全局上開始擺脫“城市中心論”
2.提出創(chuàng)造川陜甘蘇區(qū)根據地
3.落腳陜甘根據地
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成熟
1.創(chuàng)建敵后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qū)
2.進一步豐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基本內容
3.一定要在大城市開黨的“八大”
三、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最后勝利
1.戰(zhàn)略防御轉入戰(zhàn)略進攻,創(chuàng)造新的解放區(qū)
2.解放區(qū)由分散連成一片
3.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移到城市
結語從實際出發(fā),走中國道路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