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崇高論:走進崇高叢書》包括中國人論崇高、外國人論崇高等內容。崇高,是高尚道德的行為,是偉大思想的結晶,是非凡的義舉、壯舉。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先賢圣哲留下了大量關于崇高的睿智思想,諸如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倡導的“志于遭、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君子人格,墨子的“兼愛非攻”,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宋代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等古賢哲語,不勝枚舉。世紀偉人毛澤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實際深刻,沁人心田,而由此涌現出的崇高者更是難以計數。在古代有倡仁行義、知其不可為而奮力為之的孔、墨、孟、荀等圣賢諸子,有赤心報國、死不屈敵的蘇武、文天祥;在中國革命時期,有新近評選出來的扎根人們心中的英模、先進人物;在今天群眾中,有人們由衷崇敬、耳熟能詳的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錢學森、當代畢昇王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玉米大王李登海、高原神醫(yī)李素芝等等。他們的偉大精神、光輝業(yè)績,已經并將繼續(xù)輝映歷史的天空,普照華夏大地,推動社會的列車,奔向偉大復興。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光榮和不盡的財富,他們共同的名字是: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