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中古時期政治思想遺產
一、《大憲章》:憲政主義的源頭
二、威克利夫和宗教改革的先聲
三、福蒂斯丘論法制和政府體制
第二章 新興國家的企求(都鐸時代)
一、社會主義的發(fā)端
1.莫爾及其《烏托邦》
2.斯塔基和《對話》
3.克勞利的“理想主義共和國”
二、為新君主制辯護
三、宗教矛盾和捍衛(wèi)國教
四、無神論的萌芽
五、“王在議會”與混合憲制
第三章 國家政體的抉擇(17世紀)
一、詹姆士一世與專制主義
二、柯克的憲政思想
三、“混合制”憲政思想
四、四十年代的派別論爭
1.長老派和獨立派
2.獨立派和平等派
3.掘地派
五、菲爾默和“父權制”
六、霍布斯的政治觀
1.《利維坦》和君主專制
2.無神論的袒露
3.自由主義的先驅
七、彌爾頓與共和制的鏗鏘之音
八、“大洋國”中的共和信息
1.寫作特點和意圖
2.“大洋國”的類型
3.其他信息
九、洛克的政治思想
1.洛克身世
2.自然法和天賦人權
3.分權說
4.宗教觀
第四章 多元思想的醞釀(1688-19世紀初)
一、光榮革命后政黨理論發(fā)展
二、貴族寡頭體制的褒與貶
1.褒揚
2.批判
3.特權觀念的社會基礎
三、政黨爭斗和政治寬容
1.激化與緩解
2.污蔑和辯誣
3.“國王陛下的反對黨”
4.政治思想寬容的原因
四、啟蒙和自由
1.啟蒙運動的背景
2.休謨:學界多領域的啟迪者
3.斯密:“看不見的手”的發(fā)現(xiàn)者
4.弗格森:文明社會的關注者
五、伯克:自由和保守
1.自由主義的捍衛(wèi)者
2.保守主義的創(chuàng)始者
3.疑點、原因和影響
六、葛德文和《政治正義論》
1.被遺忘的無政府主義者
2.政府觀:無政府主義思想的核心
3.無政府主義思想的特征
七、功利主義的奠立
八、人道主義和廢奴運動
九、《人口原理》:現(xiàn)實的悖論
十、激進主義的汊流
1.議會改革者的呼喚
2.夏娃的呼喊
3.浪漫詩人的激情
4.民間保守勢力的抵御
十一、歐文主義
1.時代背景和漫長生涯
2.宗教觀和世界觀
3.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4.理想社會的設想和實驗
第五章 自由主義的繁榮(19世紀中葉)
一、19世紀早期的托利主義
1.傳統(tǒng)托利主義
2.自由托利主義
3.激進托利主義
4.浪漫托利主義
二、與憲章運動相關的思想家
三、“牛津運動”和宗教信仰自由
1.“牛津運動”和宗教多元格局的形成
2.無神論者的張揚
四、曼徹斯特學派
五、輝格史學派先驅及其史學思想
1.??怂购望溄鹜惺玻涸赓|疑的先驅者
2.約翰·羅素:被遺忘的先驅者
3.麥考萊:輝格史學坐標的原點
4.特點和局限性
六、密爾:自由主義的旗幟
1.探討者的一生
2.功利主義的提升
3.自由主義的解讀
4.代議制和女權
七、憲政、法律和社會
1.白芝浩的憲政觀
2.梅因和歷史法學
八、斯賓塞:社會進化論和自由觀
九、迪斯累里和保守主義的嬗變
1.“青年英格蘭”
2.新保守主義
第六章 挑戰(zhàn)與更新(19世紀末-1945年)
一、新自由主義
1.新自由主義的萌發(fā)
2.新自由主義的推進
3.自由主義變革的實質
二、現(xiàn)代社會主義的興起
1.社會主義的勃興
2.費邊社和費邊主義
3.1918年前的工黨社會主義
三、保守主義:守舊與緩進
四、帝國主義:頌揚與批判
1.不列顛的頌歌
2.霍布森的帝國主義批判
五、20世紀初的女權主義
……
第七章 戰(zhàn)后英國政治思想沿革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