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德國,據說有種“失戀藥丸”賣火了。美其名曰失戀藥丸,不過是“喬裝打扮”的某種巧克力,精美的外包裝上煞有介事地注明“請按說明服用”。打開來看,并非“一日幾次,一次幾片”之類的指導,而是各種各樣舒展心情的小方法,比如意大利神學家阿夯那的“哀傷治療法”——大哭一場,找朋友聊聊,接受現實,睡個好覺,洗個熱水澡,它們——被列入服用說明。一盒巧克力就能治療失戀后遺癥?那豈不是全世界的心理醫(yī)生都可以下崗轉行去賣巧克力了?有人不屑,說這不過是自娛娛人的小把戲。是,但它事實上的熱銷令人不得不重視這“小把戲”的能量。巧克力不過是個形式,真正的內容其實是這個哀傷療法,至于究竟是大哭一場起作用了,還是找朋友聊聊,或者那個熱水澡起作用了,管他呢,這些也不過都是形式,真正的內容,其實是這些背后的心理機制與能量,確切地說是“心能量”。如果說這種“失戀藥丸”的形式化與儀式化操作不過是耍著心理“小把戲”的商業(yè)小花招,那么《心能量》一書可謂集合了中國乃至海外十多位心理學家的“大智慧”,并化學術為生活,讓你不管要面對的是失戀還是失業(yè),是順境還是逆境,都可以更有力量,也更有方法。正如在《時尚健康》心理高峰論壇上,當話題核心指向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刮起的這一場心理風暴,心理學家楊鳳池老師說的:“如果我們不能改變世界,至少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我們的想法、期望,理解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改變我們自己,就能改變世界?!倍睦韺W家李子勛開出的心理藥丸更是徹底:“金融危機是個偉大的重組,把經濟虛火降下來。如果金融危機讓我們過一種簡單的生活,能約束我們的欲望,更多地享受精神而不是物質,對人類來說可能就是個福音?!笔前?,在一路奔忙中,我們終于有時間放慢腳步,開始重新打量周遭,審視自己的生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次轉機。從著眼危機到看到轉機,不過就是一念之間,但這一念,決定了我們的視野,也決定著我們的感受,決定著我們看這個世界,以及我們看自己的方式,從而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所以,無論你生活在何時、何地,都可以做一個快樂生活家。這是我們的宗旨,也是我們一直堅信的,快樂是一種能力,一種能量,只要你擁有足夠的心能量,你就是你這部人生大戲中的成功者,生活的大家,快樂生活家。集《時尚健康》雜志一年的心能量,結晶成冊,我們權且稱之為一種“快樂藥丸”吧。而數十位海內外的心理專家、創(chuàng)作者與編輯們開出的“服用說明”也十分豐富而有效,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