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含CO工業(yè)尾氣的產生與環(huán)境問題
1.2 含CO工業(yè)尾氣治理與利用技術現狀
1.3 變壓吸附原理及技術
1.3.1 吸附的基礎理論
1.3.2 變壓吸附的基本原理和步驟
1.3.3 變壓吸附技術進展
1.3.4 變壓吸附技術的工業(yè)應用概況
1.3.5 變壓吸附循環(huán)的性能表征
1.3.6 變壓吸附提濃CO
1.4 CO吸附劑的研究進展及選擇
1.4.1 CO吸附劑的研究進展
1.4.2 吸附劑的選擇
1.5 變壓吸附數學模型及研究進展
1.5.1 常規(guī)變壓吸附數學模型
1.5.2 其他變壓吸附數學模型
1.6 本書目的、意義及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2 變壓吸附提濃CO小試研究
2.1 實驗部分
2.1.1 原料氣來源及其成分
2.1.2 實驗原料與裝置
2.1.3 實驗裝置控制系統(tǒng)
2.1.4 實驗設計思路
2.1.5 實驗研究方法
2.2 平衡吸附結果與模型關聯
2.3 小試結果與分析
2.3.1 吸附劑活化處理
2.3.2 吸附穿透曲線
2.3.3 再生解吸曲線
2.3.4 吸附溫度的影響
2.3.5 吸附階段床層溫度變化
2.3.6 均壓次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3.7 吸附床均衡降壓過程中頂部壓力與時間的關系
2.3.8 吸附床抽真空過程中頂部壓力與時間的關系
2.3.9 吸附床均衡升壓過程中頂部壓力與時間的關系
2.3.10 原料氣濃度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2.3.11 變壓吸附循環(huán)過程床層溫度的變化
2.3.12 產品氣濃度和CO回收率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3 120m3/h變壓吸附提濃CO中試研究
3.1 實驗部分
3.1.1 實驗原料與裝置
3.1.2 中試裝置控制系統(tǒng)
3.1.3 實驗設計思路
3.1.4 實驗研究方法
3.2 中試裝置操作規(guī)程
3.2.1 崗位任務及工藝原理
3.2.2 崗位職責
3.2.3 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3.2.4 正常開車
3.2.5 正常停車
3.2.6 臨時停車
3.2.7 全系統(tǒng)長時間停車
3.2.8 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3.2.9 干燥劑、凈化劑再生及吸附劑升溫活化方案
3.3 中試結果與分析
3.3.1 四塔工作時序優(yōu)化
3.3.2 吸附劑活化情況研究
3.3.3 吸附穿透曲線
3.3.4 吸附時間的確定
3.3.5 均壓次數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3.6 流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3.7 原料氣濃度波動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3.3.8 實驗操作的穩(wěn)定性分析
3.3.9 吸附階段床層溫度分布
3.3.1 0變壓吸附循環(huán)過程床層溫度的變化
3.4 本章小結
4 非等溫變壓吸附過程數學模型
4.1 物理模型
4.2 非等溫變壓吸附數學模型
4.2.1 吸附階段
4.2.2 壓力均衡階段
4.3 數值解法
4.3.1 半離散格式
4.3.2 代數微分方程組求解程序
4.3.3 數值計算
4.4 數學模型參數估算方法
4.4.1 傳質系數
4.4.2 軸向擴散系數
4.4.3 軸向熱分散系數
4.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5 非等溫變壓吸附提濃Co過程數值模擬與分析
5.1 模型基礎數據參數
5.1.1 氣相物性數據參數
5.1.2 吸附劑和床層特性參數
5.1.3 吸附平衡及動力學參數
5.1.4 變換Langmuir模型
5.1.5 變壓吸附操作工藝參數
5.2 數值模擬與分析
5.2.1 小試吸附穿透曲線模擬與分析
5.2.2 中試吸附穿透曲線的模擬與分析
5.2.3 均衡降壓過程中相關參數的變化情況
5.3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主要符號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