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李倫新
第一章 緒論
一、民俗文化學視野下的上海民俗
二、移民社會的活力:上海民俗的根本特征
(1)襟江帶海、沃壤廣原的史地風貌
?。?)悠遠傳統(tǒng)、蘇松富邑的人文氣患
(3)百年滄桑、中西文化的碰擅交匯
(4)兼收并蓄、趨新薯變的包容特征
第二章 移民特色獨具的衣食住行
一、“趕時髦”:求新趨時的服飾習俗
二、“吃得開”:開放流暢的飲食風味
三、“石庫門”:中西合璧的居住習慣
四、“快節(jié)奏”:城市交通的百年回眸
第三章 傳承而又嬗變的人生禮儀
一、“乘轎車”:雜糅新舊的婚姻習俗
二、“小黃花”:走向文明的喪葬習俗
三、“蠟燭包”:因襲傳統(tǒng)的生養(yǎng)習俗
四、“會做人”:門庭家風與社交禮儀
第四章 多元文化造就的上海民智
一、“洋涇浜”:中西風尚的混合交匯
二、“看老外”:崇洋不媚外為我所用
三、“一招鮮”:各地商幫的聚合效應
四、“門檻精”:精于算計的理財意識
第五章 商業(yè)交易鑄就的處世觀念
一、“幫幫忙”:熱情務實的社交習俗
二、“點子多”:精明活絡的生活意識
三、“要面子”:注重自我與人格獨立
四、“拎得清”:獨具個性的男人女人
第六章 包容各方移民的歲時節(jié)俗
一、“軋鬧猛”: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二、“過洋節(jié)”:追逐新奇的西洋節(jié)日
三、“賞花會”:爭奇斗勝的花卉節(jié)俗
四、“逛廟會”:蕓蕓眾生的游樂場景
五、“看小戲”:海上戲曲與節(jié)俗包容
第七章 五方雜處形成的城市空間
一、“煙紙店”:守望相助的弄堂風情
二、“老虎灶”:與水相關的茶樓混堂
三、“酒吧間”:良莠并存的酒樓咖吧
四、“逛公園”:動靜有度的公園園林
五、“小菜場”:菜場與其他公共場所
第八章 中西合璧交融的海上名物
一、“自來火”:公共設施與市民生活
二、“西洋鏡”:西方器具的接受應用
三、“月份牌”:西洋風物與本地特產
四、“點石齋”:聲馨遠播的繪制名品
第九章 蕓蕓眾生編織的世態(tài)百相
一、“擺洋盤”:五方雜處的行業(yè)薈萃
二、“二房東”:房產中介的經營傳統(tǒng)
三、“說切口”:光怪陸離的行話市語
四、“搖啊搖”:上海早期的謠諺俚俗
第十章 流風余韻變革與都市民俗創(chuàng)新
一、合作共享,培植氣度神韻
二、包容創(chuàng)新,凸顯新銳力量
三、靈動大氣,互動產生活力
四、資源保護,推進民俗研究
跋鄭家堯
后記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