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導論
一 “心理化”:“五四”小說現代性考察的一種視角
二 “五四”小說“心理化”精神藝術世界概觀
第一章 “心理化”:從傳統(tǒng)走向現代的必然路徑——“五四”小說對中國小說“現代化”之路的開辟
一 清末民初小說:未完成的“心理化”
二 “人的覺醒”時代:“五四”小說“心理化”的文化語境
三 “五四”時代的精神訴求與小說“心理化”變革的內在契機
第二章 青春的萌動與生命的覺醒——“五四”小說的“青春型”精神現象
一 “青春型”精神與生命覺醒的感性化
二 理性精神薄弱的生命“覺醒”主題
三 個案考察之一:冰心小說
第三章 歷史的沉重與文化的自審——“五四”小說的“自審型”精神現象
一 文化“自審”的心理矛盾與“人的發(fā)見”的特殊性
二 超越與依戀互為交織的“自審”主題
三 個案考察之二:魯迅小說
第四章 生存的焦慮與人生的沉淪——“五四”小說的“沉淪型”精神現象
一 理性和感性相互矛盾的“為人生”精神
二源于生存焦慮的迷茫心態(tài)與“沉淪”主題
三個案考察之三:郁達夫小說
第五章 痛苦的體驗與悲劇的欲求——“五四”小說的“悲劇型”精神現象
一“痛苦”的生命體驗和“感傷”的生活情緒
二 悲劇的審美欲求和悲劇性的敘事意識
三 個案考察之四:王統(tǒng)照小說
第六章 體驗的沖動與激情的表達——“五四”小說“心理化”的藝術途徑
一 “體驗”:“五四”小說對現代人感知方式的傳達
二“ 激情”與激情化:“五四”小說創(chuàng)作方法的變異
第七章 傾訴性、個人化與心態(tài)化的敘事——“五四”小說“心理化”的藝術特征
一 “傾訴”:“五四”小說的文體追求
二 “個人化”:“五四”小說的言說方式
三 “心態(tài)化”:“五四”小說的敘事模式
結語
一 重構中國現代小說的精神藝術世
二 “五四”小說文學史價值的重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