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王學通論

王學通論

王學通論

定 價:¥29.80

作 者: 楊國榮 著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楊國榮著作集
標 簽: 中國古代哲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1770238 出版時間: 2009-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66 字數:  

內容簡介

  《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內容主要包括:序,引論,第一章 王學的興起,第一節(jié) 王學形成的歷史前提,第二節(jié) 理學的演變與王學的產生,第二章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第一節(jié) 心(良知)的內在結構及其邏輯展開等等。顯著的特色:一、從考察王學的二重性人手,對它的內在結構及其在后學中的歷史展開過程,作了深入的分析,從而揭示了王學融合普遍之理與個體意識及其肯定本體(良知)與工夫(致良知)之統(tǒng)一這一極為重要的理論特質。二、由對王學體系的內在矛盾的揭露,進而說明王門后學的分化,著重考察了志(意)知之辯的演進,李贄把王學引向異端,黃宗羲完成對王學的自我否定,并在“歷史的余響”的標題下討論了王學在中國哲學近代化中的雙重作用等。這一系統(tǒng)的有條不紊的考察,比較好地貫徹了邏輯方法與歷史方法的統(tǒng)一,因此許多論斷顯得很有說服力。三、作者比較充分地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參考了前人和時賢,包括海外學者的大量研究成果,加以評析、折衷,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既具有較廣的理論視野,又能在許多環(huán)節(jié)上作深入的微觀考察,是一部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理論著作。

作者簡介

  楊國榮,1957年生于上海,浙江諸暨人。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儒聯理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等校的客座教授,美國比較哲學雜志Dao: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編委。先后在牛津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從事學術研究。已出版學術著作10余部,其中10部同時出版于海外;在《中國社會科學》、Philosophy:East-and West等國內外刊物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50余篇,多種論著被譯為英、德、韓等文在國外出版與發(fā)表。

圖書目錄


引論
第一章 王學的興起
第一節(jié) 王學形成的歷史前提
第二節(jié) 理學的演變與王學的產生
第二章 王陽明的心學體系
 第一節(jié) 心(良知)的內在結構及其邏輯展開
 第二節(jié) 致良知:先天良知與致知過程之辨
第三章 致良知說的分化
 第一節(jié) 從先天本體到現成良知
 第二節(jié) 先天本體的超驗化與歸寂以致知
 第三節(jié) 本體與工夫
第四章 志(意)知之辨的演進
 第一節(jié) “造命卻由我”與“意為心之主宰”——泰州學派的唯意志論傾向
 第二節(jié) 志道與順乎無內外之則
 第三節(jié) “意蘊于心”與“知藏于意”——劉宗周論意知關系
第五章 從良知說到童心說
 第一節(jié) 童心說:天理的剔除與個體性原則的突出
 第二節(jié) 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第三節(jié) 性情不可以一律求
第六章 王學的終結
 第一節(jié) 從以心為體到心為氣之靈處
 第二節(jié) 工夫與本體關系的再思考
 第三節(jié) 從心體的歷史展開到學脈的歷史展開
 第四節(jié) 個體與整體之辯:啟蒙思想的前奏
第七章 歷史的余響:王學與中國近代哲學
第一節(jié) 從心物一體到“體用不二”
第二節(jié) 個性與直覺:良知說的二重影響
第三節(jié) 王學與中國近代的唯意志論思潮
第四節(jié) 致良知與知行合一說的余波
附錄 心·理·物
后記
新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