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 “諸宗教”的問題
(一)保羅·尼特的問題
(二)東方宗教的回應
二 宗教多元主義:概念討論
(一)與宗教多元主義相關的概念
(二)多重含義的“宗教多元主義”
(三)印度的宗教多元主義
三 印度多元宗教的研究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意義
第一章 印度多元宗教性
第一節(jié) 印度多元宗教格局的形成
一 多元格局形成的概述
二 南亞次大陸北部的伊斯蘭化
三 基督教在印度的傳播
第二節(jié) 現代多元宗教格局的變化
一 印度多元宗教的信仰格局
二 “少數人團體”的分布和特點
三 印度多元宗教格局的變化
第三節(jié) 多元宗教格局的相關問題
一 印度教徒的認定
二 宗教“少數人團體”問題
三 多元宗教格局的相關問題
四 印度多元宗教性的特點
第二章 印度教——世俗與多元
第一節(jié) 印度宗教傳統(tǒng):多元寬容模式
一 作為歷史長河的印度教
二 多元與寬容的統(tǒng)
三 神圣和世俗的統(tǒng)
四 近代印度的宗教多元觀
第二節(jié) 印度教傳統(tǒng):復興主義
一 19世紀的改革與“梵社”
二 復興主義與“圣社”
三 甘地的印度教
第三節(jié) 印度宗教傳統(tǒng):原教旨主義
一 “印度教大會”和“印度教特性”
二 “印度國民志愿團”和“同盟家族”
三 “印度教特性”釋義
第四節(jié) 現代印度:多元宗教論
一 印度世俗主義的危機
二 甘地主義視角
三 尼赫魯與國大黨的宗教觀
四 憲法框架與世俗主義支柱
第三章 錫克教和佛教——本土宗教的多元與互動
第一節(jié) 錫克教傳統(tǒng):世俗主義的含義
一 今生精神氣質
二 雙劍學說
三 蘭吉特·辛格的世俗王國
第二節(jié) 多元中的錫克教
一 錫克教提出的問題
二 信仰捍衛(wèi)者
三 多元宗教文化中的錫克教
第三節(jié) 皈依佛教與政治傳統(tǒng)
一 不可接觸者皈依佛教
二 皈依佛教與宗教政治
第四節(jié) 印度教的改革
一 印度教對改教的否定
二 皈依與印度教改革
結語
第四章 南亞伊斯蘭教——尋求多元主義
第一節(jié) 南亞伊斯蘭教:從正統(tǒng)走向原教旨主義
一 伊斯蘭教來到印度:建構多元宗教的機遇與困境
二 宗教融合與伊斯蘭復興運動
三 遭遇危機:20世紀南亞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
結語
第二節(jié) 南亞伊斯蘭教:尋求多元主義
一 作為民族解放政治的多元主義
二 作為宗教哲學的多元主義
三 作為文化史的多元主義
結語
第三節(jié) 走向多元宗教觀
一 走向多元宗教觀的困境
二 走向多元宗教觀
結語
第五章 印度基督教——皈依基督教與適應多元化
第一節(jié) 傳統(tǒng)與改教:兩個基本問題
一 為什么印度教徒會改教
二 為什么皈依基督教是一個大問題
第二節(jié) 改教與傳統(tǒng):大辯論的歷史
一 英殖民時期有關傳統(tǒng)與改教的爭論
二 制憲會議時期對于改教的爭論(1947~1949)
三 獨立后有關傳教活動和宗教自由的爭論
四 獨立后有關改教的爭論
第三節(jié) “世界福音傳道”與“印度教特性”
一 “世界福音傳道”運動及印度教徒的回應
二 改教問題新辯論
三 “印度教特性”批判
第四節(jié) 改教問題:爭論與理論
一 印耶關系的新形勢
二 人權與寬容
三 問題與理論
第六章 印度宗教多元觀的實踐
第七章 綜論
參考文獻
索引
中外文單詞對照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