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兩個落差”,即教師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之間的落差,研究活動與日常教學實踐之間的落差。它表現(xiàn)為:研究是研究,日常是日常。我們不禁疑惑:為什么實踐中很少看到研究的影子?為什么在教師“說的”和他們“做的”之間會有如此大的差距?我們的研究過程和教師的實踐之間出了什么問題?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盡管教師認同了《綱要》中所倡導的先進理念,但由于缺乏實踐新理念的經驗和能力,加上以往脫離教育現(xiàn)場的研究無法使教師感受到新的教育理念對幼兒教育的實際意義,所以他們難以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為。怎樣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轉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怎樣使教研過程能有效地支持教師的自主研究?這些都要求我們靜下心來重新審視和調整長期以來習以為常的教研指導方式。在實踐研究中,我們對教師及其學習方式有了新的再認識。這使我們感到,過去我們總是用教師的說來衡量教師的做,而事實上,會說并不等同于會做。從會說到會做,需要教師在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中積累大量的實踐知識和實踐智慧,需要我們?yōu)榻處熖峁┍匾男睦砩?、環(huán)境上和專業(yè)上的支持,來幫助他們把“說”的“做”出來,再把“做”的自己“說”出來。這既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更是教研工作需要應對的重要挑戰(zhàn)。因此,觀念到行為的轉變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只單純要求一線教師做出改變是不行的。它需要一整套教研支持和管理保障機制的支持,需要教研員和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在思想觀念、工作方式和研究方式上進行整體的調整。于是,在實踐中我們注重轉變研究視角,重構支持策略??梢哉f,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我們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前處和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直接指導下,同西城區(qū)教委學前科一起,與《綱要》試點園的園長和教師共同經歷的那段刻骨銘心的研究過程,記錄了我們從自身的經驗與教訓、挫折與感悟中所收獲的寶貴精神財富,也讓我們對教研工作中的“尊重事實”“求真務實”“腳踏實地”“自下而上”“教研支持”等幾個關鍵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這段經歷將會永遠激勵我們不斷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